[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73312.3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周佳琪;夏浩楠;姚娓;宫晓洋;张若彤;李选;原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25/24;A61P9/1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1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卒中后 抑郁 中药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领域。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人参10‑20份、茯苓10‑20份、远志5‑20份、石菖蒲5‑20份、川芎5‑15份、苍术5‑15份、香附2‑12份、柴胡2‑12份、酸枣仁5‑20份、益智仁2‑12份、炙甘草5‑20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具有消脑窍不利、情志不畅之实;补心神失养、肾精不足之虚,以达开心畅郁之功,实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为常见的一类脑损伤疾病,位居我国致残率和致死率病因的首位,已成为我国重大慢性疾病防控和科学研究的热点。脑卒中后可出现各种脑功能异常,其中抑郁是脑卒中后最为常见的大脑功能失调状态,其加剧卒中后的认知功能紊乱,延缓卒中后的康复进程,增加卒中的致残率、病死率与复发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0%卒中患者合并发生抑郁,高达50%卒中后抑郁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卒中[1]。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常见且可治疗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一系列抑郁症状和相应躯体症状异常,如未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严重影响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回归社会的能力,增加患者的残疾和死亡风险。PSD可发生在卒中后急性期(<1个月),中期(1-6个月)和恢复期(>6个月),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34%。大量研究发现,PSD与卒中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不仅可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神经功能恢复障碍,独立生活能力丧失,甚至可以导致死亡率升高。因此,临床上对PSD的及时识别和尽早干预对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恢复其社会功能十分重要[2]。
PSD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的可能机制和学说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遗传机制[3];(2)生物学机制[4];(3)社会心理学说[5];(4)其他因素[6]。PSD既与卒中脑损害及其伴随的认知损害、功能残疾、生活质量下降等有关,又与既往情感障碍病史、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因此应综合运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手段治疗PSD[7],以期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西医主要采用的治疗药物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但均有禁忌症和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将研究方向转向中医,寻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事实证明多种中医疗法对于改善PSD的情绪状态效果显著,如中药、针灸、导引按摩、修身养性、五音疗法等,其中中药疗法疗效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明显高于口服抗抑郁药或抗焦虑药的治疗[8]。经过前期文献查阅及临床研究我们发现针对情志的经典古方以及以此为基础的现代临床自拟方,在改善情绪、干预抑郁状态方面具有良好效果,且显著降低长期应用抗抑郁药所带来的副作用。
[1]Simiao Wu,Bo Wu,Ming Liu,et al.Stroke in China:advances andchallenges in epidemiology,prevention,and management.The Lancet Neurology,2019,18(4):394-405.
[2]王少石,周新雨,朱春燕.卒中后抑郁临床实践的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卒中杂志,2016,11(08):685-693.
[3]Tang W K,Tang N,Liao C D,et al.Serotonin receptor 2C gene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depression in Chinesepatients.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2013,12(2):1546-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73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