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专用搅拌槽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7588.0 | 申请日: | 2021-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元龙;姜跃华;李志国;张正勇;尹德明;孙胜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钢 |
地址: | 110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配蛟吸 增效 发生 装置 专用 搅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槽,尤其涉及氧化铝厂使用的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种子分解工序以及其他工序的搅拌槽。包括槽体,在槽体的顶部设有槽体顶梁,槽体顶梁的上方设有槽顶盖板,驱动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顶梁上,驱动装置上的搅拌轴末端与蛟吸增效发生装置连接,在槽体外侧壁上部设有进料溜槽,在槽体外壁上设有出料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槽体侧壁内部光滑,槽体内部无附件,料浆不易在上面发生粘结。采用出料溜槽自由溢流出料,可节省提料风及其配套设施,且可使出料量平稳连续,为后续槽体提供稳定的进料环境。进料导向装置有效约束进料流向,使得进料冲击对蛟吸增效流场的影响降至最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槽,尤其涉及氧化铝厂使用的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种子分解工序以及其他工序的搅拌槽。
背景技术
传统机械搅拌装置往往要求配套搅拌槽内部设置折流挡板、提料筒(提料风)或导流筒等附件,而这些槽内结构件的存在又导致槽内壁及结构件上结疤增加,且增加了槽体建设成本和施工周期。传统搅拌槽槽体内部无进料导向装置,进料料浆直接冲击搅拌器和槽内流场,影响搅拌效果和旋转部件的稳定性。传统机械搅拌配套的提料筒需要提料风辅助提料,存在出料流量不稳定、能耗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配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专用搅拌槽,目的是适配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流场;降低搅拌槽体建设成本;降低槽内结构件和槽壁结疤概率;约束进料方向,降低进料冲击对蛟吸增效流场的影响;稳定出料流量。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适配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的专用搅拌槽,包括槽体,在槽体的顶部设有槽体顶梁,槽体顶梁的上方设有槽顶盖板,驱动装置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顶梁上,驱动装置上的搅拌轴末端与蛟吸增效发生装置连接,在槽体外侧壁上部设有进料溜槽,在槽体外壁上设有出料装置。
所述的槽体为圆筒。
所述槽体内无折流挡板、无提料筒、无提料风管、无导流筒和无搅拌轴配套底轴承。
所述槽体底部为平底式、锥底式或椭圆形封头式。
所述出料装置为设在槽体外侧壁上部的出料溜槽或设在槽体外壁底部的泵抽出料管,出料溜槽距离槽顶的高度大于进料溜槽距离槽顶的高度。
所述槽体内壁上设有与进料溜槽相通的进料导向装置。
所述的进料导向装置包括底板和挡板,挡板为弧形,弧形挡板向槽体内壁方向弯曲,槽体内壁、底板和挡板形成一个料浆通道。
所述的蛟吸增效发生装置包括设置在搅拌轴末端的桨叶,桨叶为弯曲桨叶或直板桨叶。
所述的桨叶下边缘与槽体底面的距离大于搅拌槽内固体颗粒物全部沉淀的堆积高度。
所述的蛟吸增效发生装置包括与搅拌轴末端固定连接转盘,转盘底面固定连接转轮,所述的转轮是由2-20个桨叶围成;相邻桨叶底面同侧的两端通过连接板连接,桨叶底面外侧的连接板连接的形状与转盘的形状相同;桨叶底面内侧的连接板封闭成一个圆环。
本发明的优点效果:本发明槽体侧壁内部光滑,槽体内部无附件,料浆不易在上面发生粘结。采用出料溜槽自由溢流出料,可节省提料风及其配套设施,且可使出料量平稳连续,为后续槽体提供稳定的进料环境。进料导向装置有效约束进料流向,使得进料冲击对蛟吸增效流场的影响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底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进料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蛟吸增效发生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75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蛟吸增效发生装置
- 下一篇:充电导航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