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易清洁式污水阀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6429.9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6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学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学晨 |
主分类号: | F16K11/085 | 分类号: | F16K11/085;F16K27/06;F16K27/08;F16K31/04;F16K37/00;F16K47/04;B01D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堵易 清洁 污水 阀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堵易清洁式污水阀门,涉及污水阀门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污水阀本体;污水阀本体外壁呈圆周陈列分布设置有分水管道;污水阀本体内底面转动配合有驱动组件;污水阀本体内壁滑动配合有密封组件;处理箱体滑动配合有过滤组件;处理箱体底面设置有中间输送管;中间输送管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锥形储水箱。本发明通过分水管道的圆周阵列设置,同时通过驱动组件的转动带动密封组件的转动,使得曲面橡胶板间接性对进水管道以及各分水管道进行封闭和打开,实现对污水的分流降速,经过分流降速的污水进入各过滤组件中过滤,经过过滤的污水进入锥形集水箱,通过出水管排出,拉动安装把手,取出过滤箱,清理垃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易清洁式污水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防堵耐用易清洁的污水阀门存在以下不足:阀门清洁时,需要将阀体拆卸掉,从而降低阀体的清洗频率;经检索,申请号CN202022185161.6,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耐用易清洁的污水阀门,涉及阀门技术领域,该防堵耐用易清洁的污水阀门,通过螺纹杆和限位块的设置,能够带动阀芯移动,从而能够使阀门便于关闭,通过螺纹槽和螺纹管件的设置,能够使过滤网筒便于取出,从而能够提高阀门的清洗效率,通过密封板能够将过滤网筒密封,防止过滤网筒内部的垃圾掉落,从而能够提高阀门的可靠性。
然而,污水进入阀体时,具有较大的流速,污水中的垃圾在高流速的污水带动下冲向滤网桶,容易损坏滤网桶的结构,造成滤网桶变形,影响垃圾过滤的同时,不便滤网桶的安装与更换,降低滤网桶的使用寿命;其次,污水中高流速运行的垃圾冲向滤网桶,加速垃圾堆积在滤网桶内壁上,导致滤网桶未充分收集垃圾便被堵住,降低垃圾收集效果的同时,增加人工清理或更换过滤桶的次数,降低垃圾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易清洁式污水阀门,通过分水管道的圆周阵列设置,同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密封组件的转动,使得曲面橡胶板间接性对进水管道以及各分水管道进行封闭和打开,实现对污水的分流降速,污水进入各过滤组件中过滤,经过过滤的污水进入锥形集水箱,通过出水管排出,拉动安装把手,取出过滤箱,清理垃圾,解决了高流速的污水带动垃圾损害过滤箱的问题以及提高了过滤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防堵易清洁式污水阀门,包括污水阀本体;所述污水阀本体外壁呈圆周陈列分布设置有分水管道;所述污水阀本体内底面转动配合有驱动组件;所述污水阀本体内底面设置有曲面挡板;所述污水阀本体内壁与曲面挡板之间滑动配合有密封组件;
所述分水管道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内壁之间滑动配合有过滤组件;
所述处理箱体底面设置有中间输送管;所述中间输送管一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锥形储水箱。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阀本体外壁开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螺纹转动配合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密封盖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环形把手;所述污水阀本体外壁设置有进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外壁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阀本体内底面开有安装孔;所述污水阀本体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板;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表面;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壁呈圆周阵列分布设置有拨板。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曲面橡胶板;各相邻所述曲面橡胶板之间固定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绳;所述曲面橡胶板与曲面挡板外壁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学晨,未经付学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6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