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3934.8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修国;朱春原;艾聪聪;盛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G7/06;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周振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温室 黄瓜 疫病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温室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方法,包括在温室黄瓜栽培间行覆施颖壳的步骤;本发明还涉及颖壳在防治温室黄瓜疫病中的用途,以及颖壳在制备用于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组合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黄瓜疫病的发生与危害,同时,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农作物废弃物,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效益显著,便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室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疫病是由德氏疫霉菌(Phytophthora drechsleri)引起的黄瓜瘟病和死藤病害。在黄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菌侵染常引起黄瓜叶、茎、果实、蔓茎基部及嫩茎节部发病,黄瓜疫病是设施黄瓜普遍发生一种土传根茎卵菌病害,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或未充分腐熟肥料中越冬,次年适宜温、湿度条件下以游动孢子随风、雨水、灌溉水传播,病菌繁殖与侵染最适温度为25-30℃,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高湿易导致病害的发生与流行,且常在采瓜季节暴发流行,造成成片黄瓜植株枯死,严重年份重病大棚发病率高达60%-80%以上,常给黄瓜造成严重的减产。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greenhouse)的迅速发展,生产上更加关注日光温室栽培防病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研发促进黄瓜根系发育、增强黄瓜长势及降低温室内湿度新型栽培技术,丰富保护地黄瓜疫病新型绿色防控技术,适时推广利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显著提高黄瓜产量与品质。
温室,又称暖房或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是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温室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作物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透光性、保温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是作物生长和选择种植作物品种的直接影响因素。但是,由于温室的保温性特点,使得温室内温度高,相对而言湿度也高,为黄瓜疫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长期以来,生产上缺乏抗黄瓜疫病黄瓜品种,黄瓜疫病防治主要依靠栽培与化学防治技术,传统栽培技术难以有效控制黄瓜疫病的发生与危害,而且化学防治技术单一用药或过量用药导致病菌抗药性问题突出,致使黄瓜疫病一直是黄瓜生产中难防、难治的重要病害。
因此,本领域急需有效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绿色环保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方法,以解决黄瓜疫病防治技术单一用药或过量用药导致病菌抗药性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及其技术问题的解决,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温室黄瓜疫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温室黄瓜栽培间行覆施颖壳。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在温室黄瓜生长期覆施颖壳,优选团棵期。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30天后的颖壳。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以温室黄瓜栽培间行的面积计,颖壳的用量为约1.0kg/m2到5.0kg/m2,优选约3.5kg/m2。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稻壳。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30天后的稻壳。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颖壳在防治温室黄瓜疫病中的用途。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禾本科植物颖壳,例如稻壳、大麦壳、燕麦壳、小麦壳、小米壳。
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方案中,颖壳为覆膜密封高温自然发酵处理约20-30天后的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9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