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3544.0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8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波;尼古拉梅;刘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74 | 分类号: | G01N27/74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徐苏明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冠状病毒 粒子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石英基板(1)、吹气嘴(2)以及自旋波干涉仪(3),所述石英基板(1)上设置铁磁流体(11),所述吹气嘴(2)与所述石英基板(1)连接,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与所述铁磁流体(11)连接,所述铁磁流体(11)适于在所述吹气嘴(2)吹入带有冠状病毒粒子的空气或气溶胶后产生磁性变化,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的相干自旋波适于在所述铁磁流体(11)磁性变化后产生相位差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肽壳和受体,所述铁磁流体(11)由铁氧体纳米颗粒组成,所述铁氧体纳米颗粒与所述受体设置在所述肽壳中,所述铁氧体纳米颗粒适于在所述受体与所述冠状病毒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空间位置分布变化,其中,所述受体与所述冠状病毒粒子的病毒包膜蛋白空间结构互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体为人工环肽,所述人工环肽的肽链由蛋白氨基酸、鸟氨酸、β-丙氨酸和烷基残基组成,其中,所述蛋白氨基酸包括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丝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包括第一端口(31)、第二端口(32)、第三端口(33)和第四端口(34),所述第一端口(31)和所述第二端口(32)用于激发自旋波,所述第三端口(33)和所述第四端口(34)用于接收所述自旋波,所述第一端口(31)或所述第二端口(32)激发的所述自旋波适于在所述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空间位置分布变化后产生相位差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还包括由钇铁石榴石外延薄膜制备的敏感元件,所述敏感元件与所述铁磁流体(11)相互接触,所述敏感元件适于在所述铁磁流体(11)磁性变化后产生磁性分布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大小与所述外延薄膜自旋波的长度相匹配,所述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和磁性分别与所述外延薄膜的结构和磁性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射频源(35)、分配器(36)、移相器(37)和衰减器(38),所述衰减器(38)与所述第一端口(31)及所述第二端口(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还包括探测器(39),所述探测器(39)与所述第三端口(33)及所述第四端口(3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室(4),所述消毒室(4)与所述吹气嘴(2)连接,所述吹气嘴(2)和所述铁磁流体(11)适于在完成一次冠状病毒粒子检测后进入所述消毒室(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冠状病毒粒子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与电源装置(5),所述控制与电源装置(5)与所述自旋波干涉仪(3)及所述消毒室(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35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