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模式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2467.7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余凯;倪毅;刘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5 | 分类号: | F24F11/65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曹蓓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模式 调整 方法 控制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提出一种空调模式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及存储介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公开的一种空调模式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空调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平均能效;在平均能效持续下降的采样周期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次数的情况下,若满足预定第一条件,则确定进入化霜模式。通过这样的方法,将平均能效持续下降的采样周期次数达到要求作为进入化霜模式的条件,能够避免由于能效抖动误进入化霜模式、或者霜层较薄时进入化霜模式所造成的模式反复切换,也能够及时发现空调外机结霜加厚的情况并进行应对,从而优化进入化霜模式的时机,避免反复化霜,提高空调的能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空调模式调整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设计中,通常采用切换四通阀的通断来改变高温制冷剂的流向,从而进行融霜。四通阀的通断信号由空调控制系统自动发出。目前常用的化霜控制方式有室外盘管化霜及内盘管化霜两种。当到达设定的除霜点温度且运行时间达到规定时长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进行四通阀切换,开始化霜。化霜过程中,盘管温度随之上升,当上升至某一温度点时,控制系统发出停止化霜指令,空调开始下一轮制热循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空调的能效。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空调模式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空调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平均能效;在平均能效持续下降的采样周期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次数的情况下,若满足预定第一条件,则确定进入化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第一条件包括:空调机组持续制热时间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时长,和监测到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与预定温度差的差值的连续监测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二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样周期包括:以制热模式启动运行的第一个采样周期,最近一次退出化霜模式后的第一个采样周期,以及最近一次室内负荷和工况发生变化后的第一个采样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采样周期为最近一次室内负荷和工况发生变化后的第一个采样周期的情况下,空调机组持续制热时间的计时起点为最近一次退出化霜模式后开始制热的时间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空调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平均能效包括:获取空调在当前采样周期的能效值;根据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能效值,获取空调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平均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模式调整方法还包括:在化霜模式下,若满足预定第二条件中任意一项的连续采样周期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三次数,或持续化霜时长大于等于预定第二时长,则退出化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第二条件包括:化霜感温包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温度;压缩机排气口测量温度大于定于预定第二温度;和监测到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大于等于预定第三温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空调模式控制装置,包括:平均能效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空调从第一采样周期到当前采样周期的平均能效;模式切换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在平均能效持续下降的采样周期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次数的情况下,若满足预定第一条件,则确定进入化霜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定第一条件包括:空调机组持续制热时间大于等于预定第一时长,和监测到的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低于室外环境温度与预定温度差的差值的连续监测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二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采样周期包括:以制热模式启动运行的第一个采样周期,最近一次退出化霜模式后的第一个采样周期,以及最近一次室内负荷和工况发生变化后的第一个采样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模式切换确定单元还被配置为:在化霜模式下,若满足预定第二条件中任意一项的连续采样周期次数大于等于预定第三次数,或持续化霜时长大于等于预定第二时长,则退出化霜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24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