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908.1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朱学银;秦海峰;罗志阳;仲建军;周栋亮;马利腾;何炜;杨宝龙;邵周熠;习轩鹏;褚嘉明;林晨;崔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吴怡雯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于地下结构的底部浇筑形成底板,且底板靠近围护结构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槽;提供预制墙板,将预制墙板贴合于对应的围护结构并置于凹槽的底面;向凹槽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顶面与底板的顶面平齐的后浇结构,使得预制墙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浇侧墙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安装预制墙体,无需现场浇筑,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节约人力物力,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目前大多采用现浇模式进行侧墙施工,然而现浇施工地下结构侧墙时,施工速度慢,地下施工环境较差,模板钢筋等材料运输、堆放不便,且墙体混凝土凝结时间较长,拖累施工工期,且墙体成型质量不易控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浇侧墙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安装预制墙体,无需现场浇筑,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节约人力物力,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于地下结构的底部浇筑形成底板,且底板靠近围护结构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槽;
提供预制墙板,将预制墙板贴合于对应的围护结构并置于凹槽的底面;
向凹槽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顶面与底板的顶面平齐的后浇结构,使得预制墙板和底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采用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通过浇筑底板时于靠近围护结构的位置形成向下凹陷的凹槽,进而将预制墙板置于凹槽的底面并贴合于对应的围护结构,于凹槽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结构,从而固定连接预制墙板和底板,即完成了预制墙板的安装,解决了现浇侧墙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于地下室底板直接安装预制墙体,无需现场浇筑,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节约人力物力,且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提供斜撑,将斜撑倾斜地连接于预制墙板和底板之间,以支撑并固定预制墙板,浇筑形成后浇结构后,拆除斜撑。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预制墙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撑脚;
将撑脚置于凹槽的底面,浇筑形成后浇结构后,该撑脚埋设于后浇结构内。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底板中埋设有底板钢筋,且底板钢筋对应凹槽的部分向外露出,预制墙板的底部预埋有固定筋,且固定筋部分向外露出;
将位于上层的底板钢筋的露出部分穿过撑脚,将位于下层的底板钢筋的露出部分向上弯折并与固定筋固定连接,进而于凹槽中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后浇结构,从而对应的底板钢筋和固定筋埋设于后浇结构中。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凹槽的底面沿预制墙板的延伸方向倾斜;
于撑脚和凹槽的底面之间填塞钢板,以填充撑脚与凹槽的底面之间的空隙,使得预制墙板竖直。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预制墙板的侧部沿高度方向开设有弧形槽,相邻两个预制墙板的弧形槽围合形成连通空间;
浇筑形成后浇结构后,于连通空间内放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以固定连接相邻两个预制墙板。
本发明地下结构侧墙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后浇结构与预制墙板之间浇筑形成有腋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9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妆品制备工艺
- 下一篇:挤压式蠕动泵的凸轮结构设计方法和挤压式蠕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