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1690.X | 申请日: | 2021-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倩 |
主分类号: | B03C1/02 | 分类号: | B03C1/02;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左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2 | 代理人: | 刘琴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废钢 冶炼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废钢冶炼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斗,收集斗底部且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直烟道,直烟道顶部一侧且位于收集斗内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收集斗内壁一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感应器,直烟道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动隔板,通过直烟道顶部一侧且位于收集斗内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分隔板,使得收集斗的内腔被分隔板分隔成两部分且顶部相互连通,当炉口仓门打开时内部的高温气流流入收集斗的内部并在分隔板的阻碍作用下不会直接与感应器接触,避免炉内高温的气体直接与感应器相接触使自身温度过高而造成过早开启或过完关闭并导致感应不灵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钢冶炼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废钢的冶炼中,一般都会采取分批入料的方式进行冶炼,这导致电弧炉炉口的仓门要不停的开启和关闭,由于炉内的废钢在冶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高温废气,导致每次打开炉口仓门这些高温废气和烟尘都会从炉内散发到周围的环境中造成污染,所以会在炉口处安装一种废气处理装置,传统的废气处理装置具备收集斗,吸收管和泵气机,废气进入到收集斗的内部后会被收集管和泵气机的共同作用下被吸收,从而消除废气进入到周边环境的问题,这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为广泛的炉口废气处理装置。
但是现有的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炉口并非一直处于开启的状态,而原有设备中的泵气机却要一直处于运行的状态,使得用于泵气机运行的能源大部分都被浪费,并且废气在排放的过程中会携带大量的废钢碎屑,这些碎屑会随着废气和灰尘一起被排出,导致这些碎屑无法参与到冶炼中从而造成物料的浪费,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具备泵气机可以自动启停的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中泵气机一直处于运行的状态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含铁废钢冶炼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斗,所述收集斗底部且靠近一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直烟道,所述直烟道顶部一侧且位于收集斗内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收集斗内壁一侧靠近底部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感应器,所述直烟道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动隔板,所述转动隔板外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且驱动机的输出轴与转动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直烟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斜烟道,所述斜烟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装置,所述斜烟道一侧且位于转动装置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电磁板,所述转动装置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的方式与电磁板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斜烟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所述斜烟道另一侧且位于触发装置下方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肋板,所述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泵气机且泵气机的输出端延伸至斜烟道的一侧并与斜烟道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斜烟道一侧且位于电磁板下方的位置上开设有排料孔,所述排料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折板,所述斜烟道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驱动机且驱动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折板固定连接,所述斜烟道一侧位于排料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排料槽。
优选的,所述转动折板有两个密封板构成且两个密封板之间的夹角为一百三十五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一侧且位于中心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磁体棒,所述磁体棒外表面且靠近两端的位置上开设有转动槽且通过该转动槽活动套接有线圈叶片转轴,所述磁体棒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接触管且接触管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侧,所述外壳外表面的两端固定安装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刷且电刷与接触管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倩,未经韩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1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