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机组脱硝进、出口烟道CEMS多点采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60080.8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尚桐;苏建军;杨林川;李红民;吴谋新;许华周;刘海兵;刘富强;马耀辉;李志刚;肖荣华;杨华斌;杨仁俊;毛华;胡锡涛;王兵;曹帅峰;袁壮;景云辉;翁皓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0 | 分类号: | F23J15/00;F23J15/02;G01N1/22;G01N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机组 脱硝进 出口 烟道 cems 多点 采样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煤机组脱硝进、出口烟道CEMS多点采样系统,多点采样探头包括烟气预混装置、采样管及若干采样支管,各采样支管的端部与烟气预混装置相连通,烟气预混装置的出口与采样管的入口相连通,各第一采样支路中采样管的出口与第一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各第二采样支路中采样管的出口与第二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烟气预混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落灰管,其中,落灰管内设置有偏心翻板,该系统能够满足多点混合及时采样以及自动清灰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硝治理领域,涉及一种燃煤机组脱硝进、出口烟道CEMS多点采样系统。
背景技术
SCR技术被广泛用于火电、钢铁、炼焦等行业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其原理是还原剂NH3通入烟气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NOx反应生成N2和H2O。
实际脱硝系统运行中,主要依据进、出口CEMS测试的NOx浓度、氧量、烟气量等参数共同控制喷氨量。但由于偏烧、磨组搭配等因素,导致脱硝烟道进口截面上NOx分布很不均衡。常规的单探头采样系统无法反应真实NOx浓度,导致喷氨量偏离需求量,造成还原剂过喷情况严重。随着烟气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燃煤机组的脱硝喷氨控制系统必须实现稳定投运,其中能否及时、准确测量烟气中的NOx浓度是自动控制投运的基础和前提。
目前常用的多点采样系统主要为多探头并用方式,即由单探头采样变成多探头采样,烟气混合后送入CEMS分析仪中。理论上该方案可行,但实际中由于多探头共用一套抽气泵和压缩空气吹扫管路,存在如下弊端:以三探头采样为例,每路采样的烟气量为单探头采样气量的三分之一,会导致烟气流速降为原三分之一,管路内烟气时间为原三倍,采样时间因此增加;反吹时压缩空气量降为单探头的三分之一,导致探头上的陶瓷滤芯无法吹扫干净,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堵塞日益严重,维护量巨大。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能满足多点混合及时采样且自动清灰的多点采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燃煤机组脱硝进、出口烟道CEMS多点采样系统,该系统能够满足多点混合及时采样以及自动清灰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燃煤机组脱硝进、出口烟道CEMS多点采样系统包括若干第一采样支路及若干第二采样支路,其中,SCR系统进口烟道的横截面分为若干第一区域,其中,一个第一区域对应一个第一采样支路,SCR系统出口烟道的横截面分为若干第二区域,其中,一个第二区域对应一个第二采样支路,第一采样支路及第二采样支路均包括多点采样探头,第一采样支路中的各多点采样探头位于对应第一区域内,第二采样支路只能管的各多点采样探头位于对应第二区域内;
所述多点采样探头包括烟气预混装置、采样管及若干采样支管,各采样支管的端部与烟气预混装置相连通,烟气预混装置的出口与采样管的入口相连通,各第一采样支路中采样管的出口与第一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各第二采样支路中采样管的出口与第二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
烟气预混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落灰管,其中,落灰管内设置有偏心翻板。
第一采样支路及第二采样支路还均包括流量计及电动调节阀,采样管的出口经流量计与电动调节阀的入口相连通,第一采样支路中的电动调节阀的出口与第一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第二采样支路中的电动调节阀的出口与第二烟气混合管的入口相连通。
第一烟气混合管内及第二烟气混合管内均设置有CEMS探头。
落灰管内还设置有限位装置。
第一烟气混合管上设置有压缩空气引流器。
所述流量计为板孔流量计。
各采样支管沿周向依次分布。
第二烟气混合管的出口与空预器的出口烟道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黔东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600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