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访问方法及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8898.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2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岑苏君;李飞飞;汪翔;沈春辉;杨成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82 | 分类号: | G06F16/182;G06F16/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合九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0 | 代理人: | 刘戈;曹威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方法 数据处理 数据 访问 计算 设备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访问方法及计算设备。其中,确定支持访问外部存储系统的目标数据节点;根据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通知每个目标数据节点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其中,每个数据节点用于根据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控制对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访问;根据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访问数量消耗情况,重新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并根据确定结果,通知每个目标数据节点更新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缓解了外部存储系统的访问压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访问方法及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d File System,DFS)利用多台计算机协同解决单台计算机所不能解决的计算以及存储等问题。分布式文件系统主要是用于数据存储,数据资源以文件形式存放在物理机器的存储设备上。其中,分布式文件系统主要由中心节点及与中心节点连接的各个数据节点构成,一个文件通常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块,并按照一定策略分布在不同数据节点中,数据节点主要负责存储数据,中心节点负责对数据节点进行统筹管理,以及客户端对数据的访问。客户端请求访问数据时,以请求读取数据为例,客户端会向中心节点询问从哪个数据节点读取数据,中心节点向客户端反馈节点信息之后,客户端再向对应的数据节点发起数据访问请求,数据节点即可以响应该数据访问请求,查找相应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数据通常存储在数据节点的本地存储系统中,而为了扩大存储容量等目的,目前的分布式文件系统通常可以接入外部存储系统,数据节点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本地存储系统或者外部存储系统中。
由于引入了外部存储系统,若同时访问外部存储系统的数据节点较多,或者某个数据节点频繁访问外部存储系统,将造成外部存储系统的访问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访问方法及计算设备,用以解决外部存储系统的访问压力大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的方法,应用于中心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支持访问外部存储系统的目标数据节点;
根据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
通知每个目标数据节点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其中,每个数据节点用于根据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控制对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访问;
根据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访问数量消耗情况,重新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并根据确定结果,通知每个目标数据节点更新各自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包括:
根据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计算所述外部存储系统对应的总访问数量;
确定当前支持访问所述外部存储系统的目标数据节点的节点总数量;
根据所述总访问数量以及所述节点总数量,计算每个目标数据节点对应的目标访问数量。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访问数量消耗情况,重新确定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包括:
确定距离上一次目标访问数量确定时刻的目标时间间隔;
确定在所述目标时间间隔内生成的新增访问数量;
根据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访问数量消耗情况、所述节点总数量、所述总访问数量以及所述新增访问数量,重新计算每个目标数据节点的目标访问数量。
可选地,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未经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