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链、防儿童打开的袋子及袋子的打开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8473.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蒋政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政劼 |
主分类号: | B65D33/25 | 分类号: | B65D33/25;B65D77/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凯 |
地址: | 213023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打开 袋子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夹链、防儿童打开的袋子及袋子的打开方法,其涉及包装袋技术领域,其中夹链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内侧连接有至少一条第一骨条,第二叶片一侧连接有对应数量的第二骨条,第一骨条与第二骨条扣合设置;第一叶片远离第一骨条的一侧和/或第二叶片远离第二骨条的一侧连接有凸起部。防儿童打开的袋子包括带有凸起部的夹链的袋体,第一叶片两端侧壁与袋体一侧内壁连接,第二叶片一端侧壁连接于袋体另一侧内壁处,另一端侧壁与第二骨条连接;凸起部贴合袋体内壁。本申请具有增强夹链背面的凹凸感的效果,便于增大手指按压夹链时的摩擦力,从而在搓动夹链时便于第一骨条与第二骨条错位,进而便于拉开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夹链、防儿童打开的袋子及袋子的打开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袋子大多数采用夹链进行封口,由于一般袋子的夹链结构都较为简单,拉开袋口即可使得夹链打开,安全性较差,较难起到对儿童的防护效果。
相关技术中的防儿童袋子设计成从袋口处较难打开,需要通过两只手按压于袋子外表面的摩擦区,摩擦区的正投影位于骨条的区域内,随后通过朝向同一方向或相向方向搓开夹链的方式打开袋子。四岁以下的儿童肢体较为不协调,相关技术中的防儿童袋子可以较大程度的防止儿童打开袋子。摩擦区可以增大受摩擦袋子的摩擦力,便于成年人搓开袋子。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摩擦区一般采用油墨印刷形成,经过长期摩擦后,袋子表面的摩擦区会逐渐消失,失去增大摩擦力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在袋子表面上设计摩擦区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失去增大摩擦力的作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夹链、防儿童打开的袋子及袋子的打开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夹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夹链,包括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内侧连接有至少一条第一骨条,所述第二叶片内侧连接有对应数量的第二骨条,所述第一骨条与第二骨条扣合设置;所述第一叶片外侧和/或第二叶片外侧连接有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起部可以增强夹链背面的凹凸感,即增强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相背离的一侧的凹凸感,便于增大手指按压夹链时的摩擦力。当采用两只手按压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的区域朝向同一方向或相向方向搓动夹链,便于第一骨条与第二骨条错位,从而便于拉开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凸起部的设置还可以在搓动夹链时可以便于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的变形,从而便于搓开夹链。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筋条,所述第一筋条位于第一骨条在第一叶片上投影所在的区域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筋条位于第二骨条在第二叶片上投影所在的区域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搓动夹链时可以沿第一筋条的长度方向搓开夹链,从而可以便于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的变形,从而便于搓开夹链。
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上设置至少一条第二骨条,所述第二叶片上设置至少一条第一骨条;所述第一筋条位于第二骨条在第一叶片上投影所在的区域之间,和/或所述第一筋条位于第一骨条在第二叶片上投影所在的区域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叶片上自上而下设置至少一条第一骨条和至少一条第二骨条,所述第二叶片上自上而下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骨条和至少一条第一骨条;所述第一叶片上的第一骨条与第二叶片上的第二骨条扣合;所述第二叶片上的第一骨条与第一叶片上的第二骨条扣合;
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位于第一叶片和/或第二叶片上的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之间。
可选的,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三筋条,所述第三筋条与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一体成型设置,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均采用多咬合扣的结构,且第一骨条的咬合扣与第二骨条的咬合扣扣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咬合扣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骨条和第二骨条扣合的更加稳定且较难直接分离,可以较好的防止儿童打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政劼,未经蒋政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4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