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单点加热固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8417.1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德;刘浩;黄卫波;罗明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L31/30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自行车 产品 单点 加热 固化 方法 | ||
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单点加热固化的方法,包含粗化-清洁-干燥-涂胶-拼接-固定-清洁-隔离-加温装置安装-固定-保温-加热固化-去除工艺完成整个单点加热固化过程。可以通过多点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差异化控制,通过传感器和计算机显像装置进行温度的实时显像。控制器可以有效的控制加温的速度;计算机实时显像可以非常精准的对温度上升曲线和有效加温时间进行控制跟踪,加热过程不会受加热产品的尺寸过大,或产品无法整体加热的限制。工艺简单、低成本、效率高,本发明能较好的解决现有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在采用加温固化工艺时,加热空间受限,差异化加热,重复加热的问题。本发明操作简单,可视化程度高,追溯性强,生产容错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产品的生产的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单点加热固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无法比拟的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及轻质化等优点,受到各种领域的青睐。而碳纤维制品--自行车在进行部件的组合时,连接方式通常为胶接等。而胶接能最大限度的维持纤维的连续性,一般的胶粘剂固化有常温固化和加温固化两种模式。常温固化胶连剂有一个较为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效率低下,通常胶连剂涂抹完成后,最小需要72小时才能达到设计强度,时间成本非常高昂。采用加热固化的胶粘剂,对碳纤维自行车产品的整体造形,加温的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当产品或工件较大时,加温设施的选择和加温的能效问题会受到较大限制;当需要差异化加温时,对加温设施的要求就更高了;如果要在以固化成型的产品上进行二次辅贴固化时,普通的整体加温装置根本无法实现,或者会损坏原产品,造成二次或多次返修。而要同时实现以上三种条件,更加难上加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加热效率高效,能耗低的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单点加热固化的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碳纤维自行车产品单点加热固化的方法,其特点是:
包含如下步骤:
1)粗化:将碳纤维自行车产品需要进行粘接的部件进行粘接部位的打磨粗化去杂物;
2)清洁:对产品部件进行清洁,对粗化表面进行清洁;
3)干燥:当清洁完成后,需进行充分的干燥;
4)涂胶:将完全干燥的产品的粘接部位进行胶粘剂涂抹,在涂抹过程中,要注意涂抹方式,不能有气泡存在于胶沾剂中,且涂抹均匀无遗露;涂抹厚度要大于胶厚理论厚度,面积不能小于粘接实际面积。
5)拼接:将涂抹完胶粘剂的产品相互拼接,拼接时要平直,防止胶粘剂的流失;
6)固定:将拼接完成的产品固定在固定架上,在固定时,尽可能的保证拼接产品的稳定,防止粘接部位的胶粘剂流失;
7)清洁:使用干净的棉布将接合部位的溢胶擦除干净;
8)隔离:使用耐温的塑料隔离薄膜,将粘接接合部位完全防护隔离;
9)加温装置安装:将含有传感器的定点加热薄片,包裹于粘接位置隔离薄膜外面,加热薄片的包裹面积要大于粘接面积;
10)固定:通过固定装置将加热薄片固定,防止加热薄片在加热过程中脱落;
11)保温:选用保温棉将包括固定装置在内的需定点加热部位完全包裹并固定,防止热量的损失,影响加热效果与时间;
12)加热固化:接通电源,使用温度控制器进行温度调整和控制,使用计算机进行加热过程监控,监控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直至加热固化完成;
13)去除:将加热完成后的整个装置按照保温棉-固定装置-加热薄片-隔离薄膜-固定架的顺序将产品从固定架上拆除,完成整个单点加热固化过程。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粘接部位包括自行车前三角与后上叉的接合部位、前三角与后下叉的接合部位、后上叉与后下叉的接合部位以及前三角与五通铝件接合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神鹰碳纤维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8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