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误触的弃链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7714.4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江南锚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00 | 分类号: | B63B2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误触 弃链器 | ||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误触的弃链器,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底部的一侧铰接有链钩,安装板中部的一侧铰接有调节座,调节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转轴。通过限位装置、空心杆、中间杆的设置,在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快速脱链时,通过按压旋转把手,会使得气体通道一端出口伸出旋转把手,此时取下密封塞,再旋转旋转把手,旋转把手将通过空心杆带动线轮旋转,线轮旋转进行收绳,使得各卡块向内收缩,不再卡在凹槽内部,因此调节座能够在锚链的巨大拉力下能够推动限位块向右侧移动,使调节座翻转,这样不仅能够进行快速弃链,而且取代了传统的螺杆螺纹连接结构,避免了由于锈蚀等问题导致弃链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误触的弃链器。
背景技术
弃链器是在紧急情况下使锚链末端迅速与船体脱开的专用装置,一般设在船舶上人员易于到达的地方或锚链舱的舱壁上,通过锚链末端连环与弃链装置相连。弃链器应能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可靠地脱开锚链,常见的弃链器有横闩式弃链器和螺旋式弃链器等,其中,螺旋弃链器是通过手轮操纵螺杆的伸缩来使链钩松开或者夹住,其结构较复杂,但使用安全可靠,即使在锚链绷紧时也不容易松脱。
但传统的螺旋弃链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锚链进行脱链时,多需要人工多次旋转把手进行弃链操作,这种方式对螺杆转动圈数要求较多,螺杆在调节座中分离旋出时间较长,从而使船体发生急剧意外情况需要快速转移时,不能做到船体与锚链快速分离,而且,由于海面上水气较为充足,螺旋弃链器的螺杆与弃链器螺纹连接的地方有啮合产生的摩擦破损以及一系列环境因素,极易导致螺杆极易与弃链器螺纹连接的地方产生锈蚀,从而导致在需要进行弃链时,工作人员难以转动螺杆,无法进行快速弃链;其次,由于螺旋弃链器绝大多数是安装在锚链舱舱壁上或者甲板上,属于船上人员易于到达的位置,这就导致存在误触的可能,容易使弃链器发生失误操作,使锚和锚链因为人们的失误操作而被丢弃到海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误触的弃链器,具备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弃链、避免人们误触而意外弃链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误触的弃链器,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的一侧铰接有链钩,所述安装板中部的一侧铰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安装板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的中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另一端与旋转把手活动套接的中间杆,所述中间杆靠近旋转把手一端的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线轮,所述线轮的侧面活动套接有拉绳,所述拉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活动套接的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伸出限位块的连接头,所述安装板另一端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块活动套接的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开设有四组等距排列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旋转把手与限位槽活动套接的一端呈漏斗状,所述限位槽的内部也呈与旋转把手相适配的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伸出的一端中部设置有与中间杆相适配的顶杆,且顶杆的外侧设置有与空心杆相适配的圆环槽。
优选的,所述拉绳为不具有拉伸性的钢丝绳制成。
优选的,所述气体通道两端的出口均开设在中间杆的侧面,且气体通道远离空心杆的一端出口内部设置有密封塞。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江南锚链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江南锚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77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幕实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