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55281.9 | 申请日: | 2021-07-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孙帮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1/11;H01R13/648 |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张福敏 |
| 地址: | 241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防雷 接地装置 | ||
1.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下壳(2)、同步固定机构(5)、内上壳(6)、固线机构(7)及盖板(8),所述内下壳(2)固定于外壳(1)的内侧,所述内下壳(2)中设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两侧对称设有“L”型的限位板(4),所述限位板(4)中设有用于对线鼻子(9)限位的限位槽(41),所述同步固定机构(5)设于内下壳(2)中并位于安装板(3)的后侧,所述同步固定机构(5)用于同时固定两个限位槽(41)中的线鼻子(9),所述内上壳(6)固定于内下壳(2)的顶部且其上设有与限位槽(41)对应的通孔,所述固线机构(7)设有两个并对称设于外壳(1)的前侧内壁上,所述固线机构(7)分别用于固定两根石墨线(91),所述外壳(1)的前侧设有用于石墨线(91)伸出的通孔,所述盖板(8)固定于外壳(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固定机构(5)包括安装架(51)、左丝杆(52)、右丝杆(53)、转轴(54)及定位滑板(57),所述安装板(3)的后侧固定有所述的安装架(51),所述安装架(51)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有所述的左丝杆(52)和右丝杆(53),所述左丝杆(52)和右丝杆的另一端均与内下壳(2)转动连接,所述左丝杆(52)和右丝杆(53)位于安装架(51)内的一端均安装有锥齿轮一(521),所述转轴(54)与安装架(51)转动连接且其位于安装架(51)内的一端安装有锥齿轮二(541),所述锥齿轮二(541)与两个锥齿轮一(521)之间均啮合,所述转轴(54)伸出至内下壳(2)外并固定有转柄(542),所述内下壳(2)上设有用于顶紧转轴(54)的顶紧螺钉(55),所述安装板(3)在安装架(51)的两侧对称设有滑轨(56),所述左丝杆(52)和右丝杆(53)上均螺纹连接有“L”型的定位滑板(57),所述定位滑板(57)与滑轨(56)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滑板(57)朝向线鼻子(9)的一侧设有定位线鼻子(9)上通孔的定位柱(5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线机构(7)包括定位块一(71)、定位块二(72)、压紧块(73)、螺纹杆(74)及拉簧(75),所述定位块一(71)固定于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块一(71)上设有弧形槽一(711),所述定位块二(72)固定于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块二(72)朝向定位块一(71)的一侧设有弧形槽二(721),所述弧形槽二(721)的内壁上设有与弧形槽二(721)连通移动槽(722),所述压紧块(73)设于移动槽(722)中,所述定位块二(72)的顶部设有与移动槽(722)连通的曲槽(723),所述螺纹杆(74)位于曲槽(723)中并与压紧块(73)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拉簧(75)的一端与定位块二(72)的前侧固定,另一端与螺纹杆(74)的顶部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73)的外侧设有若干压紧齿(73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防雷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1)的底部设有挡圈(411),所述限位板(4)在限位槽(41)的下方设有凸边(42),所述限位板(4)在凸边(42)的内侧设有定位孔(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未经安徽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52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