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科用针对背部大面积烧伤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4616.5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7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未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传珍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针对 背部 大面积 烧伤 治疗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症科用针对背部大面积烧伤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部的一侧具有敞口,其敞口构成患者背部有床体之间的间隔空间;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顶部具有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对被褥框架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为中空状,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具有供被褥侧边塞入的卡合部。简而言之,本申请技术方案在解决了现有技术患者背部大面积烧伤时,其背部不便与床单等物件直接接触的问题基础上,更是通过了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为本领域提供出一套针对于患者腿部、背部及胸部三处同时大面积烧伤时,患者不便于与床体直接接触的解决方案,为本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极具创造性的贡献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科用针对背部大面积烧伤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患者皮肤大面积烧伤时,需尽可能的将皮肤表面与被褥等物件之间存在足够的预留空间,以避免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皮肤与被褥相接触,造成伤口二次感染,此外,被褥与患者皮肤表面相接触,伤口也存在与被褥粘连的可能性,此等情况的发生都不利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有效康复治疗。
在针对胸部大面积烧伤的患者,目前医疗领域往往采用“支撑杆”等物件将被褥支撑而起,使其与患者的皮肤表面产生距离;
而针对患者背部大面积烧伤,其背部不便与床单等物件直接接触的问题,却至今未有合适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针对于患者背部大面积烧伤的康复治疗护理床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科用针对背部大面积烧伤治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患者背部大面积烧伤时,其背部不便与床单等物件直接接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两个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之一:
一种重症科用针对背部大面积烧伤治疗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顶部的一侧具有敞口,其敞口构成患者背部有床体之间的间隔空间;
所述床体长度方向的两侧顶部具有支撑板,一个所述支撑板上铰接设置有用于对被褥框架支撑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为中空状,其长度方向两侧分别具有供被褥侧边塞入的卡合部,当被褥塞入至所述卡合部内侧后,翻转所述支撑架,另一个所述支撑板对支撑架形成抵接,两个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架构成的被褥高度,形成安全距离,避免患者胸部与被褥直接接触;
所述床体顶部的另一侧具有开口,其开口构成患者腿部与床体之间的缓冲空间;
所述床体的一端配置有枕部,其另一端配置有脚踏部,所述脚踏部朝向于枕部的一侧为开口中空状,所述床体上,且对应缓冲空间与间隔空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弧度支部,其用于支撑患者臀部;
所述床体底部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床体的下方设置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活塞杆端部与床体底部的另一侧活动连接;
所述床体上且对应缓冲空间及间隔空间的位置设置有气流孔。
进一步,所述床体的底部铰接设置有分别对不同位置的气流孔进行封堵的封堵板;
所述床体的底部配置有与封堵板相适配的框型架体,所述框型架体的侧面具有限位孔,所述封堵板上设置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弹性限位键。
进一步,所述封堵板为顶部敞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封堵板的内侧设置有电加热丝,所述封堵板的顶部敞口处设置有防护网。
进一步,所述缓冲空间及间隔空间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气囊;
两个所述气囊上设置有魔术贴刺,两个所述气囊以卷收的方式分别收纳于缓冲空间及间隔空间的内侧,且魔术贴刺与床体上所配置的魔术贴相粘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传珍,未经未传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