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桩锤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4389.6 | 申请日: | 2021-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军;石丽青;程星星;刘远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16 | 分类号: | F15B11/16;F15B13/06;F15B13/02;F15B20/00;E02D7/10;E02D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李群华 |
地址: | 5451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桩 | ||
本发明涉及打桩锤,为解决现有打桩锤回转限位的问题;提供一种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和打桩锤,其中回转液压系统包括回转马达、回转控制阀,在回转马达的两工作油口之间连接有两个串联的限位阀,两限位阀处于常态位时限位阀向与其连接的回转马达工作油口方向单向导通,处于限位换向位时所述限位阀导通。在本发明中,当回转马达驱动打桩锤转动至预定角度时,对应的限位阀被触发换向,回转马达的进油端与出油端之间短路连接而停转。在本发明中,打桩锤的回转由液压系统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可靠,不具有限位冲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桩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打桩锤。
背景技术
振动打桩机主要是通过成熟的液压挖掘机改装而成,进行钢板桩的打桩和拔桩、以及水泥桩等各类桩的打桩作业,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水利、港口、光伏和城建等工程项目的建设。
振动打桩锤控制系统是一种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利用油液的压力能并通过控制阀组等附件,操纵控制振动马达、回转马达和夹嘴油缸来进行打桩和拔桩作业的装置。现有的振动打桩锤控制系统,除常规的挖掘机工作装置控制系统外,仅是在挖掘上加装一组液压电磁控制阀组,来简单的实现振动、回转和夹嘴开合作业。
振动打桩锤与工作装置前端的辅臂通过销轴连接,同时锤头通过七根液压管路与整机组成完整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驾驶室内操作手的现场操作,操作装置会传输控制信号给相应的电磁阀工作,液压泵输出提供的高压油液流向两回转马达,回转马达旋转通过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啮合,驱动回转体使打桩锤能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回转动作。
为了避免打桩锤的锤头作回转动作时纠缠拉扯到连接管路,现有的打桩锤上通常都安装机械限位装置,或者设置回转中心接头实现360°自由回转。在360°自由回转的方案中,由于振动马达的流量大,压力高对中间连接的回转接头冲击非常大,导致中间的回转接头故障率非常高,频繁出现漏油现象。另外360°自由回转的功能在打桩机上各不到充分利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锤头回转±150°的角度范围即可满足施工工况的要求。
对于机械结构限位方式,由于打桩锤头比较重,很容易碰撞变形。在机械限位时,因停止时阻力太大,马达油口处瞬间会达到很高的工作压力,对马达会有很大的冲击,马达油口端的溢流阀会自动打开进行溢流,保持一个恒定的高压力,此时马达还是会输出比较大的驱动扭矩,压力过高会导致回转马达容易损坏和缩短马达的使用寿命,溢流时还会带来液压的系统发热,使液压系统油温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打桩锤回转限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和打桩锤,通过液压油路实现打桩锤回转限位。
本发明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提供一种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包括回转马达、与回转马达连接并控制其正反转的回转控制阀、与回转控制阀连接用于提供回转压力油的压力油源,其特征在于在回转马达的两工作油口之间连接有两个串联的限位阀,两所述限位阀处于常态位时限位阀向与其连接的回转马达工作油口方向单向导通,处于限位换向位时所述限位阀双向导通。在本发明中,当回转马达驱动打桩锤转动至预定角度时,对应的限位阀被触发换向而双向导通,驱动回转马达转动的液压油则通过被触发换向的限位阀和处于常态位的限位阀直接流至回转马达的另一工作油口,使回转马达的进油端建立不起压力,在外部负载情况下,马达和打桩锤头立刻会停止转动。当操控回转控制阀使回转马达反转时,回转马达的进油端和出油端互换,从回转控制阀输出的压力油不能通过处于常态的限位阀,回转马达在进油端建立压力而使回转马达转动。在本发明中,打桩锤的回转由液压系统进行限位,其结构简单可靠,不具有限位冲击。
上述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中,所述限位阀为两位两通阀。
上述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中,在回转马达的两工作油口之间连接有双向溢流阀。
上述打桩锤回转液压系统中,所述回转马达为两个且并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柳工常州机械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4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