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劣质重油临氢改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3653.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78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毕秦岭;马安;王路海;刘银东;许倩;张博;杨行;王丽涛;于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47/02 | 分类号: | C10G47/02;C10G47/12;C10G47/26;B01J27/051;B01J27/0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高龙鑫;王玉双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劣质 重油 临氢改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劣质重油临氢改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劣质重油与磁载催化剂混合,所述磁载催化剂包括磁性纳米微球,包裹在磁性纳米微球表面的包覆层以及担载在包覆层上的活性组分;所述磁性纳米微球材质为Fe3O4、Fe3S4、FeNi合金和MeFe2O4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Me为Co、Mn和Ni中的一种或几种,包覆层材质为碳、Al2O3和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剂组分包括主活性组分和/或辅助活性组分,所述主活性组分为钼、钴和钨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辅助活性组分为镍、铬和磷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S2,将劣质重油和磁载催化剂的混合物送入反应装置中进行加氢反应;S3,反应完成后将磁载催化剂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劣质重油临氢改质减粘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磁载催化剂进行劣质重油浅度加氢改质减粘并将磁载催化剂磁性分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轻质原油的不断开采利用,全球原油质量劣质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通常,劣质原油的指标范围为:API度小于27、硫含量大于1.5%、酸值大于1.0mgKOH/g,达到任何一项指标的原油即可称为劣质原油。
目前正在开发的储量丰富的劣质重油主要有委内瑞拉超重原油和加拿大油砂沥青、辽河稠油、克拉玛依重油等。
委内瑞拉超重原油性质数据如下:密度(15℃)为1.00~1.02g/ml,API度为8.00~10.0,残炭为10~20wt%,硫含量为3~5wt%,酸值为2~4mgKOH/g。
加拿大油砂沥青,性质数据如下:密度为0.97~1.015g/cm3,API为8~14,室温下粘度一般为10×l04~100×104mPa·s,残炭为10~13.6wt%,硫含量为4.8~5.6wt%,金属(Ni+V)含量为22O~400mg/l。
由于劣质重油粘度很大,常温下不流动,无法直接进入输油管道输送及加工,所以,劣质重油的开采、储运和加工技术亟待开发。
如果劣质重油经过较为经济的手段改质,变成粘度和密度接近传统意义的能够让目前大多数炼厂适宜加工的轻质原油,那么,对于数量众多而又无法利用现有技术和装置加工劣质原油的炼厂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发展较为经济的适于劣质重油改质减粘的新技术,降低重油的粘度,对于劣质重油的储运不仅迫切而且至关重要。
目前应用于重油减粘改质的技术主要包括热减粘、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沸腾床、浆态床以及这几种技术的组合。
由于原油进入公用管道有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热减粘和延迟焦化后的油品必须经过加氢处理才能满足对不饱和烃含量的要求,而溶剂脱沥青由于会产生大量脱油沥青需要进一步处理,无法满足大规模减粘的需要,所以浅度加氢减粘就成为一种较为适宜的选择。
CN1485412公开了一种渣油加工组合工艺方法,原料经预热后进入溶剂脱沥青抽提塔的上部,同时溶剂按预定的剂油比进入抽提塔的下部,渣油和溶剂在抽提塔中进行逆流接触抽提,含大量溶剂的脱沥青油去回收溶剂,含有少量溶剂的脱油沥青从抽提塔底部排出,不经溶剂回收进入加热炉加热,然后进入上流式减粘裂化装置反应器,在反应器内进行减粘裂化反应,经过减粘裂化反应过的物流进入上流式减粘裂化装置分馏塔,分馏出减粘气体、减粘汽油和减粘渣油。
CN1803989公开了一种减粘裂解炼油的方法,是将渣油在减粘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后的渣油进入减粘反应塔内进行反应,反应后经减粘分馏塔分馏,得到合格油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油在进入减粘加热炉加热前向渣油中注水并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6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