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圆管生产的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3380.3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1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文松;常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142;B23K26/70;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管 生产 焊接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圆管生产的焊接设备,包括机床、安装于机床上的焊接装置、用于固定管件的卡盘、与机床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和驱动移动平台沿着机床滑动的驱动装置;卡盘安装于移动平台的一端,移动平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管件的尾端支撑装置。将折弯成管材的物料放在移动平台上,通过移动平台带动管材上的缝隙与焊接装置做相对运动,令焊接装置完成对管材上的缝隙的焊接,从而完成圆管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焊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圆管生产的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焊接在平板焊接已经逐渐成熟,但是对于一些圆管类的零件,焊缝不是在平面上的零件焊接,激光焊接设备较为欠缺,而采用传统的人工焊接的方法不但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并且焊缝不易控制,焊接热变形大,焊接缺陷不受控,也较难检测焊缝质量。
如公开号为“CN109175758A”,公开日为2019年1月11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圆管焊接设备,包括机架、工作平台以及焊接机械手,还包括圆管旋转机构和圆管支承结构,所述工作平台设置于机架上,所述圆管旋转机构及圆管支承结构沿同一直线布置于工作平台上,所述焊接机械手设置于工作平台一侧,所述圆管旋转机构用于夹紧圆管端部并使得圆管作旋转运动,所述焊接机械手与圆管旋转机构保持联动操作,从而焊接机械手工作并配合圆管的旋转运动,使得焊接机械手沿圆管焊缝处进行自动焊接。本发明采用圆管焊接设备,实现圆管之间的自动焊接,工作效率高,焊接质量好,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能够满足大批量的圆管焊接。
但是在上述的方案中,该焊接设备只能用于实现圆管之间的自动焊接,即对圆管的二次加工,无法用于将板状件弯曲为圆管状后焊接为圆管的生产工艺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无法用于圆管焊接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圆管生产的焊接设备,将已经弯曲为圆管状的物料放入设备后,设备对该物料的焊缝进行焊接从而完成圆管的生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圆管生产的焊接设备,包括机床、安装于机床上的焊接装置、用于固定管件的卡盘、与所述机床滑动连接的移动平台和驱动所述移动平台沿着机床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卡盘安装于所述移动平台的一端,所述移动平台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支撑管件的尾端支撑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将弯曲为圆管状的管件的一端通过卡盘夹紧固定,另一端通过尾端支撑装置实现支撑固定,在放置管件的时候,令管件的缝隙朝向焊接装置所在的方向。驱动装置驱动移动平台向焊接装置所在的方向运动,使得管材的一端位于焊接装置的下方。当管材位于焊接装置的下方后,启动焊接装置,并且启动驱动装置,使得管材的缝隙相对于焊接装置做直线运动,从而完成对管材缝隙的焊接,完成圆管的生产。
优选的,所述尾端支撑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平台滑动连接的底座、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的转动杆和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的压板;所述底座还可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移动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用于与管材的末端抵接;所述底座可在移动平台上滑动,从而调节底座与卡盘之间的距离,令移动平台可以夹紧不同长度的管材。在卡盘夹紧管材后,移动底座令压板与管材的另一端抵接,然后通过紧固件将底座固定在移动平台上,再通过扭动转动杆使得压板继续向管材所在的方向移动,令压板完全压紧管材。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齿轮;所述机床上设置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齿轮沿着所述齿条运动从而令所述移动平台沿着所述机床滑动。机床设置有与移动平台滑动连接的导轨,而齿条设置于机床上且与导轨平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移动平台后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第一电机启动后,齿轮能够沿着齿条移动,从而令移动平台沿着导轨移动。
优选的,所述移动平台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卡盘转动的旋转电机。在放置管材的时候,由于人工操作的原因,管材的缝隙不一定能正朝向焊接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卡盘转动,重新调整管材的缝隙的朝向,令缝隙能够正朝向焊接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宏石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33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健康情况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酶法催化制备天麻素三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