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2519.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凡;皮俊波;谷炜;张越;刘赫;张小聪;贺启飞;盛同天;齐世雄;钱凯洋;郭文杰;马翔;余建明;单连飞;乔咏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18;G10L15/26;G10L15/16;G10L15/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李满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度 专业 语言 理解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及方法。该系统用于理解调度员向调度控制系统发出的具体语音指令,它的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调度语言指令进行理解,获得理解结果;调度对话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发送的理解结果,并对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中不明确的问答信息进行多轮问答,直至完成对调度语言指令的理解;调度专业语言生成模块用于接收调度对话管理模块发送的调度语言指令的理解,并回复指令的执行结果。该系统及方法可以准确理解调度员的语言指令,智能引导调度员实现真实意图,其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8.20%、98.71%、98.4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直流混联大电网的形成,电网结构日益复杂,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导致调度业务日趋复杂,调度员工作负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电网事故、异常等关键场景下要求调度控制系统具有更快的信息调阅、功能操作响应速度;另一方面电网调控系统中信息量显著增加,调度画面日益增多,功能愈加丰富,画面调阅,功能操作难度加大。因此,在调度领域建设基于调度专业语音的人机对话系统对改变现有的调度工作模式,提升调度员处置业务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自然语言理解成为各行业研究热点,并取得了可喜成果,典型的有:苹果手机Siri,微软小娜,京东JIMI和阿里小蜜等。此外,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在餐饮、医疗、金融、教育等领域也得到成功应用。虽然自然语言理解在通用领域和其他垂直领域已经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直接将积累技术迁移到调度业务场景中应用效果较差。
调度专业语言理解作为人机对话系统的核心技术,需要根据调度专业语言特点进行针对性研发设计。目前调度专业语言理解技术多是基于关键词匹配实现,不能应对语音识别不准确情况下的模糊调度语言理解问题,限制了调度专业语言理解技术灵活准确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对模糊调度专业语言的理解能力,提供一种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研制出了一种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用于理解调度员向调度控制系统发出的具体语音指令,其特别之处在于:它包括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调度对话管理模块和调度专业语言生成模块;其中,
所述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调度语言指令进行理解,获得理解结果;
所述调度对话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发送的理解结果,并对调度专业语言意图理解模块中不明确的意图进行多轮问答,直至完成对调度语言指令的意图理解;
所述调度专业语言生成模块用于接收调度对话管理模块发送的调度语言指令的意图理解,并回复指令的执行结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基于BERT-CRF的多任务协同识别模块,建立调度专业语言意图及槽位协同理解模式,提高了对调度文本中的不明确调度语言的理解能力,应对语音识别不准确情况下的语义理解错误问题;
2.本发明通过调度对话管理模块对调度专业语言意图及槽位是否填满进行判别,实现调度专业对话的多轮问答,直至完成对调度文本的理解;
3.本发明还加入了与基于BERT-CRF的多任务协同识别模块并行的调度语义知识库模块,并通过调度语义知识库模块中的电力实体知识图谱模块、调控文本搜索引擎模块以及Q/A问答模板,共同实现对调度文本中的调度业务知识的理解。
本发明的调度专业语言理解系统及方法,负责理解调度员向调度控制系统发出的具体语音指令,与其他算法建立的管道模型对比,该系统及方法对指令理解的精准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8.20%、98.71%、98.45%。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