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52023.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治柯;朱梦珂;谭智友;吉邢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52;C02F1/00;C02F1/28;C02F1/6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兰岚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脱盐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钙盐和偏铝酸钠加入到浓水中,进行第一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滤液;将钙盐和偏铝酸钠加入到所述第一滤液中,进行第二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滤液;将所述第二滤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悬浊液;向所述悬浊液中加入活性白土,固液分离得到脱盐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对反渗透浓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硫酸根离子的去除率可达94%以上,氯离子的去除率最高可达88%以上,极大地降低了反渗透浓水回用时的结垢能力以及腐蚀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凭借其低耗、高效、无污染等优势在当下的城市污水、工业浓水、纯水制备、海水淡化等诸多领域均有应用,被视为缓解资源危机、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技术。
反渗透浓水是指采用反渗透系统制备工业纯水后产生的浓水。一般反渗透浓水的回收率在50%-80%,所以在净化水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浓水,其排出的浓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无机盐。直接将反渗透浓水排放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对实现其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脱盐方法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法,膜分离法(主要包括反渗透法和纳滤膜分离法)、电渗析法等。其中,离子交换法脱盐效果显著,脱盐率几乎可达100%,但采用离子交换法脱盐时,需要使用酸碱对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处理,会产生大量废酸废碱污水。膜分离可以根据溶液中各组分粒径大小不同来实现选择性分离,但膜分离中膜组件容易被堵塞污染,需要及时更换或用酸碱清洗维护。电渗析法是在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而达到除盐或浓缩目的的方法,具有效率高、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对物料盐浓度适应性大、浓水排放量较少等优点。但是电渗析设备部件多,组装要求高;且电渗析容易产生极化结垢和中性扰乱现象,一旦结垢会造成脱盐效率大幅度下降,需要及时使用酸碱清洗处理或更换。虽然上述方法具有较高的脱盐率,但是均存在操作复杂、成本较高、设备维护繁琐、会产生酸碱废液等缺点。
现有的研究中,也有一些利用特殊的药剂来处理浓水的方法,这类方法虽然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借助复杂的设备,但是普通存在脱盐效率偏低的问题,特别是氯离子的去除效果差,不具有广泛的推广性,处理后的浓水也难以达到合格的回收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高效的去除浓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氯离子以及部分引入的钠离子,不仅操作简单、脱盐效率高,而且无废液产生、对环境友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渗透浓水的脱盐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钙盐和偏铝酸钠加入到浓水中,进行第一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一滤液;
将钙盐和偏铝酸钠加入到所述第一滤液中,进行第二混合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第二滤液;
将所述第二滤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得到悬浊液;
向所述悬浊液中加入活性白土,固液分离得到脱盐处理后的反渗透浓水。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进行第一混合反应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浓水中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钙盐为氧化钙或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者的组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混合反应中,钙盐、偏铝酸钠与所述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0~4):(4~1):1。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混合反应中,钙盐、偏铝酸钠与所述氯离子的物质的量的比为(8~4):(4~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20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