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431.9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波;李楠;黄玉东;刘涛;杨剑;曹庆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D3/00 | 分类号: | B05D3/00;B05D3/10;B05D3/12;B05B9/00;B05B14/00;B05D1/02;B24B27/033;B24B41/00;C23G5/03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王新雨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预处理 装置 | ||
一种金属表面预处理装置。为了解决金属表面粗糙度不均匀、底涂剂膜厚度不均匀和湿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箱体、传送装置、打磨装置、除油装置、表干装置、底涂剂处理装置、废液收集箱一、废液收集箱二和加湿箱;所述箱体被隔板分隔成五个独立空间,从左至右依次为打磨室、除油室、表干室、底涂剂处理室及恒湿固化室,分别设置有打磨装置、除油装置、表干装置、底涂剂处理装置和加湿箱,该装置有如下优点:磨片打磨过的金属表面粗糙度均匀;采用喷涂装置,使底涂剂膜厚度均匀;一次可以处理多个金属,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恒湿环境避免了湿度变化引起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废液收集箱防止了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表面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金属基材在高温环境中发生破坏以及减少传热过程中的热损失,一般使用耐高温隔热涂料,经涂装后形成涂层,达到耐高温隔热的目的。任何涂层在温度交变、高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都会发生老化现象。目前,耐高温隔热涂层的耐久性依然是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涂层的抗脱落能力。增强涂层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粘合力成为耐高温隔热涂料发展的关键。
金属表面的涂装体系主要由金属表面预处理层和后续的防护层两部分组成。为了提高涂层和金属基材的粘接性,一般会对金属进行表面预处理,包括除锈、除油、涂底涂剂。传统除锈采用砂纸打磨,这种方式会造成表面粗糙度不均匀。除油是用有机溶剂清洗基材表面,去除油污和杂质,待表干后涂底涂剂。比较常见的底涂剂涂装方式包括刷涂和浸涂。刷涂采用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对于挥发较快和流平性较差的底涂剂,刷涂容易留下刷痕并产生膜厚不均匀的现象。浸涂会使金属表面粘接位置上下部位的涂膜厚薄不均匀,溶剂挥发量大,易污染环境,涂料的损耗率也较大。底涂剂作用机理是其中的活性组分吸收大气中的水分,水解产生活性基团,和金属表面官能团形成共价键,还可以和涂层中的聚合物形成化学键,从而使涂层和金属形成良好的粘接。所以,环境湿度对底涂剂的使用效果有显著影响。传统的方法是让底涂剂在大气环境中固化,由于环境湿度受天气影响较大,湿度变化会导致底涂剂效果不可控,做性能测试时容易出现误差。整个金属表面预处理过程分开进行,效率低,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耐高温隔热涂层与金属基材粘接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金属表面预处理装置,集除锈、除油、涂底涂剂和恒湿固化于一体,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属表面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传送装置、打磨装置、除油装置、表干装置、底涂剂处理装置、废液收集箱一、废液收集箱二和加湿箱;
所述箱体被隔板分隔成五个独立空间,从左至右依次为打磨室、除油室、表干室、底涂剂处理室及恒湿固化室,所述打磨室、除油室、表干室、底涂剂处理室及恒湿固化室分别设置有打磨装置、除油装置、表干装置、底涂剂处理装置和加湿箱,所述传送装置设置在箱体的中下部并依次穿过打磨室、除油室、表干室、底涂剂处理室及恒湿固化室,所述废液收集箱一和废液收集箱二分别位于除油室和底涂剂处理室底部。所述箱体正面开有箱门,箱门上有把手一;所述箱体为长方体。
进一步地,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电机、支架和传送带;
所述传送带电机位于箱体外部,所述支架设置在箱体的底部,支架用于支撑传送带,传送带电机驱动传送带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打磨装置包括打磨装置电机、安装头和磨片,所述打磨装置电机通过电机架与箱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打磨装置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安装头与磨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除油装置包括溶剂储存箱和喷头一,所述溶剂储存箱固定在箱体的顶端,溶剂储存箱下端面安装有喷头一,喷头一设置在除油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表干装置包括风扇电机和风扇,所述风扇电机固定在箱体的顶端,风扇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表干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4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