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1035.6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0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增荣;杨朝武;蒋小松;杜华锐;邱莫寒;李晴云;余春林;彭涵;胡陈明;夏波;宋小燕;熊霞;杨礼;陈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2C18/14 | 分类号: | B02C18/14;B02C18/16;B02C18/18;B02C18/22;B02C18/24;B02C23/08;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6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家禽 粪便 回收 粉碎机 | ||
本发明涉及家禽粪便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能够运输粪便的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的上方安装有能够过滤石子的过滤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粉碎粪便的粉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外壁上安装有能够提供动力的动力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出料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底部安装有能够减震的减震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活动的活动结构,本发明通过传送带的传送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输家禽粪便,方便后续粪便方粉碎,过滤网的存在可以除去粪便中的杂物和石子,防止其对粪便的粉碎造成干扰,而且有了保护壳的存在便于粪便的上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粪便回收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
背景技术
畜禽粪便主要指畜禽养殖业中产生的一类农村固体废物,包括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等。畜禽粪便一直被人们当作土壤肥料的重要来源,因而畜禽粪便多是就地施用。据1976年统计显示,那时我国农业生产1/3以上的肥料是由动物粪便提供的。动物排泄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氮、磷、钾等养分,同时也能供给作物所需的钙、镁、硫等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对多种养分的需要。
目前我们对于家禽的粪便没有好的处理方法,都是随意地丢弃,没有人特意的去回收,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家禽粪便回收粉碎机,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上方设置有能够运输粪便的传输结构,所述传输结构的上方安装有能够过滤石子的过滤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能够粉碎粪便的粉碎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外壁上安装有能够提供动力的动力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出料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底部安装有能够减震的减震结构,所述粉碎结构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活动的活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输结构包括传送带,旋转轴和挡板,所述传送带转动连接在支撑结构的上方,所述旋转轴旋转连接在传送带的一端,所述旋转轴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在支撑结构的上端,通过传送带的传送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输家禽粪便,方便后续粪便方粉碎。
优选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保护壳,过滤网和粪便出口,所述保护壳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上方,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过滤网是由金属铁制成,所述粪便出口开设在保护壳的下方,过滤网的存在可以除去粪便中的杂物和石子,防止其对粪便的粉碎造成干扰,而且有了保护壳的存在便于粪便的上传。
优选的,所述粉碎结构包括粉碎箱,粉碎轮,轴承和皮带,所述粉碎箱设置在支撑结构的一侧,所述粉碎轮转动连接在粉碎箱的内部,所述轴承安装在粉碎箱的内壁上,所述皮带转动连接在粉碎轮的前端,所述粉碎轮的数量为三个,通过皮带的带动,可以带动粉碎轮进行旋转,粉碎轮的四周安装有刀片可以对家禽粪便进行粉碎,最后便于粪便的回收。
优选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电机壳A,驱动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电机壳A固定连接在粉碎箱的外壁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壳A的内部,所述主动轮转动连接在驱动电机的顶部,所述从动轮固定安装在粉碎轮的前端,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可以带动主动轮进行旋转,在通过皮带的传送带动从动轮进行旋转,最后进行粪便的粉碎。
优选的,所述出料结构包括电机壳B,变频电机,螺旋搅拌器和出料口,所述电机壳B固定连接在粉碎箱的外壁上,所述变频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壳B的内部,所述螺旋搅拌器转动连接在变频电机的前端,所述出料口开设在粉碎箱的外壁上,通过变频电机的转动,从而带动螺旋搅拌器进行旋转,然后带动粪便进行搅拌,最后从出料口出去,方便对粪便进行收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未经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1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