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压下电晕放电的等离子体豆类种子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50543.2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许金钢;杨家奇;刘诗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地址: | 2118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电晕 放电 等离子体 豆类 种子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常压下电晕放电的等离子体豆类种子处理装置,包括箱体,箱体上方依次套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箱体上部设置隔板,隔板的上方设置地电极,地电极上方设置绝缘刷,绝缘刷通过电机带动,地电极包括金属盘,金属盘上开设抽拉槽,抽拉槽内设置金属板,箱体上开设缺口,金属板的一端沿在缺口外部,第二壳体的顶端设置高压电极,高压电极与地电极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内形成放电,箱体侧面开设槽体,槽体内设置储料盒,隔板上对应储料盒的位置开设连续的下料槽,下料槽的上部对应金属板,本发明通过高压电极与地电极的配合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病毒、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处理的经济性,配合绝缘刷的转动,使种子处理的更加均匀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子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常压下电晕放电的等离子体豆类种子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源头”,种子是农作物遗传因素的载体,种子的活力会影响植株生长发育的好坏和产量的高低。农业生产中一般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杀灭种子所携带的病菌、防治苗期病虫害,缓解在生长、收获、贮藏过程中所造成的种子活力下降,使种子的活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提高种子发芽率、增加幼苗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从而实现苗全、苗齐、苗壮和增加作物产量的目的。
目前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为化学法,通过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生物源制剂等药剂处理种子,化学产品能够实现对种子表面的消毒杀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产量,但是化学产品的使用会对土壤和水质环境造成长久的破坏,还会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而且种子抗病、抗旱、抗寒等性能难以得到整体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农业的绿色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达到绿色环保节能的目标,逐步实现农业可持续化,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然要求。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物理方法对种子进行播前处理,作为一种新型农业技术,能够有效杀菌消毒、提升种子活力,将成为种子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等离子态是继固、液、气之后的物质第四态,其体系中富含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原子、自由基等高能活性粒子,受到了来自新能源制备、环境保护、材料处理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专家和工程人员的重视,而低温等离子体是一种利用气体放电在温和条件下产生的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接近室温的气体温度,已经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活化手段,被应用于处理有机薄膜、医疗器具、生物体组织等热敏性材料。
低温等离子体中的高能活性粒子与种子充分接触以后,能够与种子表面存在的细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相互作用,可以快速灭活真菌等致病物质;处理仅涉及种子的极浅表面,改性层的厚度常常只有几个微米或纳米级别,能够在不破坏种子活性的前提下提高种子表面能及亲水性,提高种子萌发活力;还能够有效影响种子内部激素平衡,提升其内酶活性及抗氧化能力,促进种子根部的生长,提高种子对低温和缺氧等逆境的耐受性。而且,使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种子进行处理,零污染零排放,是绿色农业技术的代表,十分符合未来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因此,为满足种子的处理需求,结合低温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应用的优势,基于电晕弥散放电的技术特点,提出一种常压下电晕放电的等离子体豆类种子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常压下电晕放电的等离子体豆类种子处理装置,通过高压电极与地电极的配合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的细菌病毒、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处理的经济性,配合绝缘刷的转动,使种子处理的更加均匀全面。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50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