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9174.5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4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H02G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吴伟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边缘 计算 线缆 周边 安全 环境 自动化 应急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系统,包括信号传递以及归纳系统两大模块:其中:
信号传递模块包括:毫米波信号,毫米波下变频器,固定本振,目标回波模拟信号,中频信号传递;
毫米波信号:接收信号,收集;
毫米波下变频器:放大初端信号频率,进行传递;
固定本振:外界的环境因素对其干扰,形成振荡,可形成振动;
目标回波模拟信号:将雷达处所接受的观测的物体反射回来的电磁进行进行回波,传递至下一指令进行变频;
中频信号传递: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变频,放大分辨采集数据;
归纳系统模块包括:数据,归集器,分辨类型,服务器,在线存储,近线存储;
数据,归集器:采集数据后,将单位新信息进行归纳,对应到相应的项目中;
分辨类型,服务器:将信息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可从数据库调取对应的框内进行对填,进行划分采取措施;
近线存储:将信息存储后进行回转操作,采取补救措施;
在线存储:存储后可在系统内以短信、电话、app推送三种形式分别传递至工作人员手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系统,现又提出该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包括摆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的顶侧壁处贯穿连接有连接绳(2),连接绳(2)的侧壁处贯穿连接有M型软板(3),M型软板(3)的底侧壁处贯穿连接有水线机构(4),M型软板(3)的顶侧壁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滚轴(5),滚轴(5)的侧壁处贯穿并滑动连接有刺锥(6),所述M型软板(3)的侧壁顶端贯穿并活动连接有套网(7),套网(7)的侧壁内圈处滑动连接有灭火机构(9),灭火机构(9)的内部包括管口(901),管口(901)的顶端贯穿连接有折叠管(904),折叠管(904)的顶端贯穿连接有管身(902),管身(902)的侧壁处环绕连接有索绳(903),所述折叠管(904)的侧壁处设置有多处开口(905),开口(905)处均贯穿连接有贴板(906),所述灭火机构(9)的顶端活动连接有锁动机构(8),所述摆动机构(1)的外侧壁环绕连接有触动机构(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1)的内部包括底座(101),底座(101)的侧壁处设置有滤层(102),底座(101)的顶侧壁处贯穿并转动连接有扇叶板(103),扇叶板(103)的侧壁处贯穿连接有连接带(1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线机构(4)的内部包括传感器外壳(401),传感器外壳(401)的侧壁处设置有通道口(40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动机构(8)的内部包括管道(801),管道(801)的内部轴心处贯穿连接有内接管(804),内接管(804)的侧壁处贯穿连接有软撑杆(802),软撑杆(802)和内接管(804)的侧壁之间贯穿连接有连接索(80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索绳(903)的顶端侧壁环绕连接于锁动机构(8)的侧壁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机构(10)的内部包括转杆(1001),转杆(1001)的底侧壁处贯穿连接有摆动页(1002),摆动页(1002)的侧壁处贯穿连接有梯形块(1003),梯形块(1003)的顶端贯穿连接有支撑板(100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板(103)的侧壁底端部位滑动连接于滤层(102)的顶侧壁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线缆周边安全环境自动化应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001)的侧端活动连接于M型软板(3)的侧壁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91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