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用步态引导装置、包括该装置的鞋底和鞋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48996.1 | 申请日: | 202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欧小相;沙民生;郑惟;刘昌勇;蓝成都;蔡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A43B13/04;A43B13/14;A43B13/2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苏子南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态 引导 装置 包括 鞋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用步态引导装置,包括适用于沿鞋底长度方向嵌入鞋底的支撑梁和与支撑梁相交的横向引导杆,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可从鞋前掌延伸至后跟,所述引导杆用于嵌入鞋底,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杆的中心偏向支撑梁的外侧。本发明用于鞋底,使得该鞋底在行走或跑步时将人体重心向鞋底中心线进行引导,减少鞋底的偏磨和运动的疲劳感,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装置的鞋底和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用步态引导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该装置的鞋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鞋底的鞋。
背景技术
行走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过程,包括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一般占一个步行周期的40%,其过程按先后具体包括:足跟着地、全足底着地,重心转移至同侧、足跟离地、膝关节屈曲、足尖离地。双支撑相是指双足支撑的过程,
行走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单支撑相和双支撑相交互进行的过程,也可以认为重心从两侧下肢交替不断前移的过程。由于个体差异,行走步态表现的既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具有差异性,通常来说,由于重心从两侧下肢之间交互,运动的惯性使得重心向外侧移动,因此大部分人行走时重心并不严格沿鞋底中心线移动,而是绕中心线呈现一定的偏移或波动,大多数鞋底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偏磨,专利201610316907.8公开了一种重心引导稳定功能鞋底,旨在对重心的移动曲线进行引导,但难以对重心移动时所具有的惯性偏移进行消除和助力回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步态引导的鞋用步态引导装置,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该装置的鞋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鞋底的鞋。
为此,本发明的一种鞋用步态引导装置,包括用于沿鞋底长度方向嵌入鞋底的支撑梁和与支撑梁相交的横向引导杆,所述支撑梁的长度可从鞋前掌延伸至后跟,所述引导杆用于嵌入鞋底前掌,至少部分所述引导杆的中心偏向支撑梁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具有若干个引导杆,相邻所述引导杆相隔一定距离,且相邻引导杆外侧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内侧端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适用于与鞋边固定的框,所述框通过支撑杆与支撑梁固定,所述支撑梁沿框的中心线设置,所述支撑杆的位置适用于嵌入鞋底足弓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一端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适用于嵌入鞋底后跟中心部位并与中心线穿过支撑环中心的斜槽配合。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具有上述鞋用步态引导装置的鞋底。
进一步的,鞋底本体外层固定耐磨层,所述耐磨层包括多个横向槽和纵向槽,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将鞋底分割成若干区域,所述纵向槽包括沿鞋底中心线设置的中心槽,所述支撑梁固定在中心槽中,所述引导杆固定在横向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槽和纵向槽将鞋底分割成的区域中设有十字槽。
进一步的,鞋底后跟设有斜槽,所述斜槽由后跟内侧后部向后跟外侧延伸,并将后跟分隔成面积相当的两个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述斜槽中心线穿过支撑环的中心。
进一步的,鞋底足弓中心线外侧设有多个S形槽。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商务鞋,包括帮面和上述的鞋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行走时,伴随重心的转移,足底与地面的接触或脱离,鞋底会随之发生形变,其中包括鞋底的弯曲形变,嵌入鞋底中的引导杆随着鞋底弯曲而弯曲,引导杆的弯曲是一种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将重心由一侧转移至另一侧时所附带的向外运动的冲击由引导杆的弯曲来进行吸收和消除,弯曲后的引导杆具有回归的趋势,引导杆再次将势能转化为动能,使得重心向鞋底中心线处回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康奈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9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