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8077.4 | 申请日: | 202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吕明;安健;胡森;杨凡;叶剑华;杨东海;罗朝虎;徐光明;孙灵;张中;刘强;陈本宽;颜斌;夏体波;黎吉龙;吴孟玄;龙应华;赵勇;姚志刚;王文胜;梁德斌;杜典祥;杨正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6 | 分类号: | E04G9/06;E04G11/18;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3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变形缝 混凝土 同步 浇筑 施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及方法,该结构包括:变形缝主钢模和变形缝副钢模;所述变形缝主钢模设置为方形钢模板结构,且变形缝副钢模设置为方形钢模板结构,变形缝主钢模与变形缝副钢模结构相同;模板支撑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现浇墙体支模体系,周转次数多、节材;对施工人员和机具无特殊要求,对中间变形缝内支撑模板采用主副钢模配合使用,用夹缝回形卡销进行固定,操作简便、施工效率高,稳定性高,质量能够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型、超长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主体,而在大型、超长建筑中变形缝成为解决建筑主体协调变形,各部分协调工作的最常见结构形式。
类似于上述的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在变形缝两侧的结构或为柱,或为剪力墙,或墙柱组合,不管哪种形式,通常都是沿变形缝成对对称布置,由于变形缝尺寸较小,在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支撑和拆除均十分困难,支模质量不易保证,导致变形缝成型质量差,变形缝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设计使用功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变形缝两侧的结构或为柱,或为剪力墙,或墙柱组合,不管哪种形式,通常都是沿变形缝成对对称布置,由于变形缝尺寸较小,在施工过程中模板的支撑和拆除均十分困难,支模质量不易保证,导致变形缝成型质量差,变形缝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设计使用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建筑变形缝混凝土双墙同步浇筑施工结构,包括:变形缝主钢模和变形缝副钢模;所述变形缝主钢模设置为方形钢模板结构,且变形缝副钢模设置为方形钢模板结构,变形缝主钢模与变形缝副钢模结构相同;变形缝主钢模包括有:固定角钢A,固定角钢A设置为两组,且固定角钢A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变形缝主钢模一侧;固定角钢A一侧一体式设置有连接角钢A;固定角钢A底部均固定设置有连接架;连接角钢A与变形缝主钢模之间通过回形卡销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主钢模包括有:连接轴,连接轴设置为“L”形结构,且连接轴旋转设置于固定角钢A的连接架内部;支撑块,支撑块设置为不规则三角形结构,且支撑块固定设置于连接轴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主钢模一侧浇灌设置有浇筑混凝土墙A;变形缝主钢模包括有:吊环A,吊环A设置为半圆形环结构,且吊环A固定设置于固定角钢A顶部;连接孔A,连接孔A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连接孔A开设于变形缝主钢模一侧;浇筑混凝土墙A一侧贴合设置有PVC建筑用塑料模板A,且PVC建筑用塑料模板A一侧夹持设置有模板加固背楞A。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副钢模包括有:固定角钢B,固定角钢B设置为两组,且固定角钢B呈对称状固定设置于变形缝副钢模一侧;固定角钢B一侧一体式设置有连接角钢B;变形缝副钢模与连接角钢B之间通过回形卡销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副钢模包括有:吊环B,吊环B设置为半圆形环结构,且吊环B固定设置于固定角钢B顶部;连接孔B,连接孔B设置为圆形孔结构,且连接孔B开设于变形缝副钢模一侧;连接孔B与连接孔A之间内旋转设置有全丝对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变形缝副钢模包括有:浇筑混凝土墙B,浇筑混凝土墙B浇灌设置于变形缝副钢模一侧;浇筑混凝土墙B一侧贴合设置有PVC建筑用塑料模板B;PVC建筑用塑料模板B一侧夹持设置有模板加固背楞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80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高边坡桩锚及内撑复合支护体系及工艺流程
- 下一篇:一种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