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声消除方法、回声消除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6655.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吴人杰;黄景标;林聚财;殷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32 | 分类号: | G10L21/0232;G10L21/0208;G10K11/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瞿璨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声 消除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回声消除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回声消除方法包括:获取近端采集的时域接收信号以及远端发送的时域参考信号;分别将时域接收信号以及时域参考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频域接收信号以及频域参考信号;基于频域接收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以及频域参考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得到包括实部掩膜和虚部掩膜的频域掩膜信号;基于频域掩膜信号,对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声学掩蔽,得到频域目标信号;将频域目标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得到时域目标信号。本申请所提供的回声消除方法能够保证回声消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语音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回声消除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视频会议系统中,由于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声学耦合,往往会产生影响语音交互的声学回声。传统的回声消除方法包括:首先通过有限长度的线性滤波器来估计声学环境中扬声器到麦克风的声学路径,从而对线性回声进行消除,之后再对残余回声施加一个增益值而去除剩下的非线性回声。传统方法在信回比低、非线性失真强的场景下,无法准确估计残余回声的能力,从而容易得到一个错误的增益值,最终导致视频会议系统无法抑制残余回声且近端语音失真。因此利用传统方法进行回声消除的方法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回声消除方法、回声消除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保证回声消除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近端采集的时域接收信号以及远端发送的时域参考信号;分别将所述时域接收信号以及所述时域参考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频域接收信号以及频域参考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接收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以及所述频域参考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得到包括实部掩膜和虚部掩膜的频域掩膜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掩膜信号,对所述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声学掩蔽,得到频域目标信号;将所述频域目标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得到时域目标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回声消除装置,所述回声消除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分别耦接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程序数据以实现:获取近端采集的时域接收信号以及远端发送的时域参考信号;分别将所述时域接收信号以及所述时域参考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频域接收信号以及频域参考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接收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以及所述频域参考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得到包括实部掩膜和虚部掩膜的频域掩膜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掩膜信号,对所述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声学掩蔽,得到频域目标信号;将所述频域目标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得到时域目标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获取近端采集的时域接收信号以及远端发送的时域参考信号;分别将所述时域接收信号以及所述时域参考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得到频域接收信号以及频域参考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接收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以及所述频域参考信号的至少部分特征,得到包括实部掩膜和虚部掩膜的频域掩膜信号;基于所述频域掩膜信号,对所述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声学掩蔽,得到频域目标信号;将所述频域目标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得到时域目标信号。
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首先基于频域接收信号和频域参考信号得到频域掩膜信号,然后利用频域掩膜信号对频域接收信号进行声学掩蔽,而频域掩膜信号包括实部掩膜和虚部掩膜,因此在得到频域目标信号的过程中,同时考虑了频域接收信号的相位信息和幅度信息,相比现有技术中只考虑信号的幅度信息(现有技术中将频域目标信号的相位谱设置为与频域接收信号的相位谱相同),本申请在低信回比、对讲设备非线性失真强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进行回声消除,从而保证回声消除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66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