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5792.2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常飞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莱茵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7/02 | 分类号: | B60B7/02;B60B21/12;B60B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虹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08 | 代理人: | 苗奎 |
地址: | 451100 河南省郑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汽车 轮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外盘,外盘设置在轮辋的外侧,外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三通孔以及多个第四通孔,第一通孔设置在外盘的中间,多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由内至外以此均布在第一通孔的外周,其中,轮毂本体还配设脱困模块。该多功能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轮毂本体中的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两个第四通孔为脱困模块提供安装位置,脱困模块在轮毂本体的外侧,脱困模块则可以与轮毂本体外侧的泥土接触,相当于增加整个轮毂本体与外侧泥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方便地在轮毂本体的外侧为轮毂本体提供了支撑作用,使得轮毂本体可以从泥土中转动出来,以此起到脱困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在坑洼路上行驶时,有时会出现轮胎陷入泥坑中,由于轮胎在泥土中会出现打滑。特别是在湿滑的坑洼中,汽车的驱动轮一旦陷入进入,整车极有可能困住,无法移动。此外,对于汽车越野爱好者而言,在野外的泥土路中行驶,汽车陷入泥坑中的情况经常发生。汽车被困后,一般是通过另外一台车将被困车牵引拖出,而被困车很难依靠自身的动力脱坑。无法自身脱困的根本原因是驱动轮打滑,摩擦力不够而造成的,而并不是动力不足的原因。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汽车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轮辋、外盘,所述外盘设置在所述轮辋的外侧,所述外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三通孔以及多个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外盘的中间,多个所述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第四通孔由内至外以此均布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外周,所述第二通孔用于穿过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杆与汽车的刹车盘连接,其中,所述轮毂本体还配设脱困模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轮毂,所述脱困模块包括脱困轮,所述脱困轮可安装在所述轮毂本体上,所述脱困轮的轮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一固定管、与所述第三通孔对应的第一锁紧开关、与所述第四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管以及辅助垫块,所述脱困轮的轮圈体上设置有多个凸条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轮毂,所述脱困模块还包括脱困板,所述脱困板用于铺设在所述轮毂本体的外侧,并未所述脱困轮提供支撑,所述脱困板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凸起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轮毂,所述第一锁紧开关包括锁紧管、锁板、两个锁舌杆以及弹簧,所述锁紧管的一端与所述轮板连通,另一端封堵,并且靠近另一端的部位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开口,所述锁紧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锁板,所述弹簧、两个锁舌杆设置在所述锁紧管内,所述弹簧设置在两个所述锁舌杆内,使得所述锁舌杆的一端位于所述锁板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开口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轮毂,还包括:绞盘模块,所述绞盘模块包括绞盘轮,所述绞盘轮包括绞盘本体、第二锁紧开关、以及多个第三固定管,所述第二锁紧开关设置在所述绞盘本体内,多个所述第三固定管设置在所述绞盘本体的一侧,所述绞盘模块安装在所述轮毂本体上时,所述第三固定管与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所述第二锁紧开关卡接至所述第一通孔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功能汽车轮毂,所述绞盘模块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固定板、第三锁紧开关、以及多个第四固定管,所述第三锁紧开关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内,多个所述第四固定管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当汽车为后驱动车时,上述绞盘轮安装在汽车后轮的轮毂本体上,所述导向件安装在汽车前轮的轮毂本体上,所述第四固定管与所述固定螺栓对应,所述第三锁紧开关卡接至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绞盘轮上的钢丝绳穿过所述第三锁紧开关上的导向环并汽车前方的固定物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莱茵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莱茵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5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生物基质中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间隔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