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田边浸种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4104.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1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卢业飞;欧克纬;农泽梅;吕平;韦丽君;赵媛;张宇;潘正良;宋奇琦;庞新华;朱鹏锦;程琴;李佳慧;周全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B60P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朱雪琼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浸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田边浸种车,包括车体、升降柱、转动臂、储液箱、浸种篮,所述储液箱安装在车体中部,升降柱安装在车体尾部两侧,升降柱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转动臂一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臂另一端连接轴与浸种篮上部铰接,浸种篮放置在储液箱中,所述升降柱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驱动轴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车体将储液箱和浸种篮运至田间,农户将甘蔗种苗放入浸种篮后,通过转动臂可以将浸种篮抬升并浸泡到储液箱中,在完成浸种后可以将浸种篮转动至车体尾部,方便农户取出甘蔗种苗并进行种植,从而避免频繁的转移甘蔗种苗,提高甘蔗种植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甘蔗田边浸种车。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甘蔗种植技术中,甘蔗在种植前需要经过晒苗,浸种,和催芽三个过程,其中浸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清水浸种,一种是石灰水浸种,采用清水来浸种时,用清水的时候选择常温水,把甘蔗种浸入水中,保持温度的情况下泡1—2天即可,采用石灰水来浸种时,把甘蔗种放入稀释好的石灰水里面浸泡,一般12—24小时左右即可,这样可以杀死里面的病菌。为了方便操作人们开发了些浸种装置,例如申请号为20192183174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甘蔗用浸种催芽设备,具体涉及浸种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有浸种催芽机构;所述浸种催芽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机箱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设有密封槽,所述机箱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部固定设有密封块,所述密封盖表面设有多个透气管,多个所述透气管内部均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密封块底部设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底部设有第一通口,所述固定壳一侧设有第二通口,所述固定壳内壁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设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设有滑条。该设备只能在家中等供电稳定的地方进行使用,而甘蔗的种苗体积较大,搬运不方便,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田边进行浸种的装置,方便农户完成浸种后直接进行种植,提高种植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蔗田边浸种车,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甘蔗田边浸种车,包括车体、升降柱、转动臂、储液箱、浸种篮,所述储液箱安装在车体中部,升降柱安装在车体尾部两侧,升降柱之间设有驱动轴,所述转动臂一端与驱动轴固定连接,转动臂另一端连接轴与浸种篮上部铰接,浸种篮放置在储液箱中,所述升降柱上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驱动轴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油马达、齿轮A、齿轮B、保护壳,所述齿轮B安装在驱动轴端部,油马达的机壳安装在升降柱一侧,且油马达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C,齿轮C通过齿轮A与齿轮B连接,齿轮A通过轴体与升降柱连接,所述保护壳罩在齿轮A和齿轮B的外部。
所述升降柱包括柱体A和柱体B,柱体B下部与车体固定连接,柱体A套装在柱体B外部并与柱体B滑动连接,驱动轴从柱体A上部穿过,且柱体B上部通过液压油缸与柱体A连接。
所述浸种篮上部设有连接环,连接环通过连接杆固定在浸种篮上方,浸种篮一侧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挡板,挡板上部与浸种篮铰接,挡板下部通过插销A与浸种篮连接。
所述车体尾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滑轨与车体连接,并从车体尾部水平伸出。
所述储液箱一侧设有导水板,导水板从储液箱一侧往升降柱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转动臂一侧设有连接孔,连接轴从连接孔穿过后插入到连接环中,且连接轴上设有插销B。
所述转动臂的长度是储液箱长度的0.7倍至0.8倍。
所述浸种篮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
所述油马达通过导管与车体内的油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亚热带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41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