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4081.3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3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高育欣;刘明;张磊;曾超;吴雄;高达;马建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1;B01D2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鲍利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搅拌 站废浆 高效 沉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方法,属于搅拌站废浆沉降浓缩技术领域,该沉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分散剂加入待处理的废浆中,以不小于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步骤(2):在步骤(1)搅拌结束后加入沉降剂,以50‑100rpm的转速搅拌,然后静置沉降,即可。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先快速分散‑后缓慢沉降的可实现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的方法,通过分散剂破坏废浆颗粒中絮凝结构,释放包裹的水,之后加入沉降剂,进行缓慢沉降,可得到高固含的废浆固体,有效解决现有废浆分离技术中沉降浆体固含低、后处理能耗高、废浆水利用率低和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搅拌站废浆沉降浓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方法。
背景技术
废浆水是在混凝土生产、运输和施工相关设备清洗后产生的废水、废渣等经过砂石分离设备分离出砂石后的液态浆体。据统计2019年,我国商品混凝土生产量达23.78亿立方米,平均年产近1亿吨的废浆水。废浆水pH≥11,若将其不加处置直接排放,会对生态造成极大危害,且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目前搅拌站废浆水主要的处置方法有沉淀压滤法、均化法等。沉淀压滤法压滤后产生的泥饼直接外运处置,处置成本高;均化法处置的过程中会额外补充清水,对废浆水的减量化处置不利。同时,现有处置方法都设置有沉淀池,需要定期清淤,占地大的同时还给生产管理带来不便。
废浆沉降分离处理是解决搅拌站废浆水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沉降工艺主要通过加入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加快颗粒沉降速率,但与不加沉降剂处理相比,此类方法分离得到的废浆固含实际上并未有显著提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沉降方法,实现混凝土搅拌站废浆的高效沉降并可显著提升废浆固含。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废浆分离技术中沉降浆体固含低、后处理能耗高、废浆水利用率低和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站废浆高效沉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分散剂加入待处理的废浆中,以不小于200rpm的转速进行搅拌;其中,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废浆质量的0.01~1wt%;
步骤(2):在步骤(1)搅拌结束后加入沉降剂,以50-100rpm的转速搅拌,然后静置沉降,即可;其中,沉降剂的加入量为废浆质量的0.001~0.01wt%。
进一步地,步骤(1)中分散剂的加入量为废浆质量的0.1~0.5wt%,步骤(2)沉降剂的加入量为废浆质量的0.001~0.005wt%。
进一步地,步骤(1)中搅拌时长为1~5分钟,优选为1~3分钟;步骤(2)中的搅拌时长为5-15分钟,优选为5~10分钟。
进一步地,步骤(1)中搅拌转速为200~500rpm。
进一步地,分散剂为线性聚合物与支链型聚合物按照质量比为1:0.2~2组成的混合物;质量比优选为1:0.5~1.5。
进一步地,线性聚合物为聚乙二醇单甲醚、马来酸酐聚乙二醇单甲醚单酯或聚乙二醇单甲醚单磷酸酯。
进一步地,支链型聚合物为丙烯酸-异戊烯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物、马来酸酐-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物或丙烯酸-马来酸酐-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共聚物。
进一步地,沉降剂为絮凝剂与密实剂按照质量比为1:0.1~1组成的混合物;质量比优选为1:0.3~0.6。
进一步地,絮凝剂为分子量500万g/mol~1000万g/mol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或1000万g/mol-2000万g/mol聚季铵盐改性聚丙烯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40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