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661.0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春;张蛟鹏;余洋;莫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Q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技术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参与对账的多方用户端节点上传的待对账数据;S2,对所述待对账数据进行拼接加密处理,得到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S3,将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服务器;S4,区块链服务器判断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是否相同;S5,若相同,确定多方用户端节点上传的待对账数据为正确数据。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及系统,在区块链中进行统一对账,减少计算量,提高对账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加密确保对账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账是各种企业、公司或银行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账的实时性和安全性在发展过程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对账往往是由对账各方各自获取用于对账的数据独立对账,因此需要多次计算和多次传输过程,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使数据产生遗失或出现误差,并且计算量很大。此外,目前基于区块链的对账方式大多采用明文对账的方式,运营方将对账的明文信息发送到区块链上,外部存证方用这些明文信息进行对比验证,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及系统,在区块链中进行统一对账,减少计算量,提高对账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加密确保对账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S1,获取参与对账的多方用户端节点上传的待对账数据;
S2,对所述待对账数据进行拼接加密处理,得到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
S3,将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服务器;
S4,区块链服务器判断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是否相同;
S5,若相同,确定多方用户端节点上传的待对账数据为正确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对所述待对账数据进行拼接加密处理,得到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具体包括:
将所述待对账数据一一转化为字符串格式的数据;
对所述字符串格式的方数据采用哈希算法进行加密,得到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区块链服务器判断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是否相同,具体包括:
分别对多方的对账加密数据进行解密处理,得到待对账解密数据;
将多方的待对账解密数据逐一进行字符比较,得到字符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字符比较结果进行对账内容一致性判断。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S6,若不同,向多方用户端节点发送数据请求信息;
获取多方用户端节点根据所述数据请求信息分别自动生成并发送的多个待对账更正数据;
所述待对账更正数据包括整体待对账数据中的明细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S7,对账结果的验证:
建立对账验证的测试场景,获取用于所述测试场景的测试数据;
将所述测试数据导入所述测试场景进行测试,获取所述测试场景下的对账结果;
将所述测试场景下的对账结果与实际对账结果进行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生成对账验证报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系统,应用于上述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对账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永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6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