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422.5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庄会云;韩朋;张剑;杨玲玲;杨富海;倪超;李永;马翠娟;戚建民;艾建中;刘洋;马亚龙;孟令占;李明良;肖振楠;武亚光;赵玉明;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F16/29;H04W4/0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赵银萍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平台 智能 记忆 自动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的方法,包括:将原材料和构件的存放区域进行网格化,并确定网格编码;将所述网格编码导入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记忆,确定每个原材料和构件的初始位置;根据所述初始位置,控制最优行车设备自动行驶至原材料和构件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平台、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起重设备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材料、构件位置的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规模型钢结构加工企业中,查找原材料和构件存放位置还处于比较原始的阶段,即需要人工记录和查找,当数量较少和存放区面积较小、比较集中时,此种方法尚可使用,但当数量多和存放区面积大、比较分散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弊端就显现出来,即效率低、容易出错,需要工人不断沟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记忆和自动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原材料和构件的存放区域进行网格化,并确定网格编码;
将所述网格编码导入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记忆,确定每个原材料和构件的初始位置;
根据所述初始位置,控制最优行车设备自动行驶至原材料和构件的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将原材料和构件的存放区域进行网格化,并确定网格编码,包括:
获取原材料和构件的存放区域;
根据预设的长度和宽度,确定划分网格,根据所述划分网格对存放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并对所述网格区域中的网格进行编号,确定网格编号;
根据所述网格编号,查找存放区域的区域边界,并在区域边界制作边界标牌;
根据所述网格编号和边界标牌,确定网格编码。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网格编码导入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记忆,确定每个原材料和构件的初始位置,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原材料和构件的入库信息,并根据所述入库信息,确定原材料和构件的使用时间;
根据所述使用时间,对所述原材料和构件进行规划,生成入库规划码;其中,
所述入库规划码是原材料和构件入库存放时,按照使用先后顺序生成的顺序存放码;
通过预设的起重设备,将原材料和构件按照所述入库规划码置放到对应的入库存放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起重设备包括卷扬机、定位系统、5G终端、可视化控制端;其中,
所述定位系统位于设备的卷扬机上,通过5G终端向大数据平台发送和接收定位信息;
所述可视化控制端用于扫描原材料和构件表面的二维码,获取二维码信息,并绑定二维码信息和初始位置;其中,
所述可视化控制端包括可视屏,所述可视屏用于展示原材料和构件的所有信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所述将所述网格编码导入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记忆,确定每个原材料和构件的初始位置,包括:
获取初始位置和二维码信息的绑定结果;
通过预设的5G终端,将所述绑定结果上传至预设的大数据平台中完成信息交换更新,确定待出库的原材料和构件;
通过预设的定位系统,对行车设备的进行自动定位,捕捉行车设备的行车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4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层地基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P4交换机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