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3353.8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牛敬森;汪凯;燕远岭;郑永全;杨标;姜铭;赵哲;窦战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郑园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证 现有 管线 正常 使用 竖井 施工 方法 | ||
1.一种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场地平整——放线、定井边线——锁口圈及下一节井护壁土方开挖——锁口圈及第一节井护壁钢筋绑扎——锁口圈及第一节井护壁模板安装——锁口圈及第一节井护壁砼浇筑——第二节井护壁土方开挖并清理井护壁——第二节井护壁钢筋网制作安装——第二节模板安装及支架搭设——第二节井护壁砼浇筑——井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井底十字轴线——第三节重复第一节工序至井深倒数第二节——清除井底虚土——浇筑井底砼垫层——绑扎最后一节井护壁及底板钢筋——浇筑最后一节井护壁及底板砼;
在施工过程中,对现有管线的保护包括:
1)燃气管线采用人工开挖至管线暴露,对管线使用悬吊施工工艺进行保护;
2)给排水管线采用人工拌合细石混凝土对给排水管道进行“包封”保护,同时施工过程中对管线进行悬吊施工工艺保护;
3)隧道施工至热力管线上方时,初支C25混凝土,格栅间距适当加密,采用双层钢筋网,超前小导管打设180度,对既有管线进行保护;
4)有线电视管线埋深较浅,施工时在靠近人行道路缘石一侧砌筑40cm宽×50cm深的电缆槽,上覆钢筋混凝土盖板,与军缆共槽埋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现有管线采用悬吊法施工:
1)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与施工区之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
2)管道两侧采用人工开挖,严禁动用任何机械开挖;
3)依次分段开挖,分节悬吊,使每处悬吊点充分承受管线的重量,逐渐把重量转移至工字钢上;
4)管道两侧的杂填土清理干净,尽可能减少工字钢负载重量;
5)悬吊完成后,在管道外侧缠绕一圈海绵+锡箔纸,防止阳光暴晒及风化影响;
6)施工结束后,对管壁或井壁松散土和空隙之间进行注浆充填加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场地平整前,先进行施工准备,确保以下内容:
施工现场的道路、临时用电、用水管线均已畅通,且具备进场施工条件;
施工占地范围内的绿化及其它附属物拆迁到位,地下管线管均已查明,地上地下障碍物清理完毕,施工范围围挡安装完毕,完成保通;
测量交接桩完成,并对控制点、坐标点、水准点进行了校核,拴桩、补桩的工作已完成;
各种管线均已复测无误;
各种设备已进行了校核,材料已经试验合格;
对开挖前周边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先作好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并作好原始记录;
根据设计要求,按图测出井位中心线,埋设定位桩,严格按测量规程操作;进行施工现场围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锁圈口和第一节井护壁施工时,锁口圈施工在地表清理完成,放线定位后开始土方开挖施工,在原地面向下开挖1500mm,水平方向开挖d+t+2800mm,d为围护结构内径,t为围护结构壁厚,基坑两侧各留1400mm锁口翼板,开挖出来的土堆于基坑外侧,堆土坡脚距槽边2.0m以外,堆土高度不超过1.5m,堆土坡度不宜陡于自然休止角;人工整平后,在基坑两侧1400mm范围内施做100mm后C20砼垫层,待垫层终凝后,绑扎锁口圈及第一节井护壁钢筋,其中井护壁、绑扎锁口圈钢筋预留出搭接长度,以便下部与井身的连结;内侧立定型钢模板,采用稳固的内部支架支撑,外侧利用土模抹砂浆作为模板,砼浇筑时采用漏斗法;同时注意在井口处施做30cm高挡水墙,防止雨水等流进竖井;待竖井锁口圈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井护壁开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保证现有管线正常使用的竖井逆作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井护壁开挖及砼施工时,锁口圈强度达到设计要求80%以上,开始向下开挖井身土体,开挖采用先井中后井周,每次开挖不超过1.5m的距离;开挖方式采用长壁挖机及人工配合,靠近井护壁位置采用人工开挖和修整,人工开挖出土方式采用拉链葫芦进行;每层开挖完成后及时绑扎钢筋;待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模板施工,及时浇筑砼;开挖至基坑设计底标高后,最后一节井护壁与底板同时施工,保证护壁与底板整体性,减少施工缝,降低渗漏水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33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