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1630.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7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张远庆;刘长溪;张孟;于毫勇;王舒毅;隗永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弹条 疲劳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该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下胎座和压头,所述下胎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试验工位,所述试验工位上设置有上胎座和疲劳支距块;所述上胎座面向所述疲劳支距块一侧的下部设置有疲劳凹块,所述上胎座的上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螺母,所述压头位于所述下胎座的上方,且面向所述螺栓的一侧设置有承载面,所述压头连接于弹条疲劳试验机的加载头上。该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实现了一机多工位进行疲劳试验,提高了疲劳试验机利用率,同时减轻了弹条对疲劳试验机加载头产生的作用力,提高疲劳试验机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条疲劳试验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弹条疲劳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将弹条放在平台上,在两前肢接触平台的情况下,用百分表测量初始弹程,读数精度为0.01mm;2、将弹条放入专用工装(弹条跟部嵌入硬质金属嵌入块的圆弧内),并将专用工装放置在疲劳试验机工作台上;3、调整疲劳试验机,当疲劳试验机的加载头与弹条扣压端接触后,加载头继续相对弹条扣压端向下移动,直至位移量达弹条设计组装位移,在施加位移的基础上继续施加动态位移;4、荷载循环次数为500万次;5、取下弹条后用同样方法测量试验后中段前端相对高程试验前后高程之差为弹条残余变形,保留两位小数。但是现今弹条疲劳技术方案一次只能测试一根弹条,且疲劳试验机压头做偏心运动对疲劳试验机伤害较大,疲劳试验机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该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实现了一机多工位进行疲劳试验,提高了疲劳试验机利用率,同时减轻了弹条对疲劳试验机加载头产生的作用力,提高疲劳试验机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该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下胎座和压头,所述下胎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试验工位,所述试验工位上设置有上胎座和疲劳支距块;所述上胎座面向所述疲劳支距块一侧的下部设置有疲劳凹块,所述上胎座的上部安装有螺栓,所述螺栓上套设有螺母,所述压头位于所述下胎座的上方,且面向所述螺栓的一侧设置有承载面,所述压头连接于弹条疲劳试验机的加载头上。
优选地,所述疲劳凹块的底侧向内凹陷形成有横向贯通且能够嵌入弹条根部的凹槽。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后壁高度大于所述凹槽的前壁高度。
优选地,所述承载面为斜面,所述斜面背向所述螺栓的一端低于所述斜面面向所述螺栓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上胎座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横向贯通且能够嵌入弹条根部的凹弧。
优选地,所述压头的底侧的中部形成有凹陷。
优选地,所述试验工位围绕所述压头辐射设置有多个。
优选地,多个所述试验工位等间隔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的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实现了一机多工位进行疲劳试验,提高了疲劳试验机利用率,同时减轻了弹条对疲劳试验机加载头产生的作用力,提高疲劳试验机寿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2是多工位弹条疲劳试验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胎座 2下胎座
3压头 4疲劳凹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16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