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高温SCR脱硝过程的催化剂合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7019.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大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48 | 分类号: | B01J29/48;B01J29/42;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温 scr 过程 催化剂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用于SCR反应的分子筛型催化剂,首先载体预处理,然后制备浸渍液,组成包括Fe源、修饰组分Ce源(和/或W源、Mo源、La源等)、硅溶胶、pH调节剂、稳定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粉体加入到浸渍液中,超声处理1h,后进行烘干、焙烧处理。最后得到金属离子/氧化物修饰的负载型Fe‑ZSM‑5催化材料。本发明使用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SCR催化活性,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高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属于SCR脱硝催化材 料的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中,规定燃 气轮机发电机组的NOx排放浓度限值为50mg/Nm3。北京市环保局于2011年11 月23日发布了《固定式燃气轮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47—2011)的地 方标准,规定烟NOx排放浓度限值为30mg/Nm3。目前,燃气轮机、燃气发电 机也成为我国电力供应重要部分,随着燃煤超低排放改造的接近尾声,燃气轮 机、燃气发电机NOx排放控制越发受到关注,执行超低排放已迫在眉睫。然而 目前关于燃气轮机和燃气发电机烟气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较少。
在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目前最受关注 的处理技术,利用还原剂HC、NH3、CO等可以借助催化作用有效的将NOx污染 物转为无害化的N2,达到污染物减量排放控制的目的。在SCR技术中,催化剂 的选择最为关键,目前实现工业应用的SCR催化剂主要为V-W(Mo)-Ti催化剂, 非V-Ti系列催化剂如分子筛催化剂、钙钛矿型等催化剂(张一波等,催化学报.33, 9,1448-1554)。分子筛型催化剂由于其良好的催化活性、稳定性,毒性低等优点 倍受关注。该类材料的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前驱体物料混合,晶化,焙烧等步骤。 如曲虹霞等(CN 103386322 A)采用旋转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了Fe-ZSM-5催化材料,黄艳等(CN 105921170 A)采用“一锅法”制备Fe掺杂的ZSM-5材料,在 250~500℃范围内表现出较好的脱硝活性。李哲等(李哲等,煤炭转化,2011, 34(1):62-65)发现并研究了FeMo-ZSM-5材料的NH3-SCR性能,结果表明在该材 料在较宽的温度窗口表现出较高的脱硝活性。
为实现其成型化,实现工程应用的目标,本发明结合离子交换分子筛的制 备方法,采用分部浸渍的方法制备金属离子(氧化物)修饰的Fe基ZSM-5分子筛 催化材料,该制备方法中使用原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成熟、稳定,具有良好 的SCR脱硝活性,同时能够有效避免使用贵金属,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描述的方法是分三步完成成型SCR催化剂制备,首先载体预处理, 然后制备浸渍液,组成包括Fe源、修饰组分Ce源(和/或W源、Mo源、La 源等)、硅溶胶、pH调节剂、稳定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称取粉体加入到浸渍 液中,超声处理1h,后进行烘干、焙烧处理。最后得到金属离子/氧化物修饰的 负载型Fe-ZSM-5催化材料。迄今为止,尚无文献和专利报道用于制备该类分子 筛的SCR催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分子筛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 用浸渍法或分步浸渍法,将Fe组分和其他修饰组分引入分子筛材料中,后经烘 干、焙烧等制备得到了分子筛催化剂粉体,避免了离子交换法的步骤繁琐的问 题。
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首先载体预处理,将获得ZSM-5分子筛在300~500℃条件下进行5~15%水 蒸气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大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工大环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