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阈值门限优化设计的AMC-HARQ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720.1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5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利;李梦倩;郭梦田;曹娜;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18 | 分类号: | H04L1/1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盖小静 |
地址: | 116622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阈值 门限 优化 设计 amc harq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阈值门限优化设计的AMC‑HARQ方法,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包括:第1次传输数据时,根据最大重传次数设置各个重传次数对应的AMC阈值,通过实时误帧率的变化动态调整阈值门限,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第2次以后传输数据时,对所述AMC阈值区间进行优化,从提升吞吐量出发,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根据混合自动重传的增益,设定不同重传次数下的阈值门限。本发明根据误帧率对阈值门限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动态切换阈值门限的目的,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减少传输出错的概率,最终提升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动态阈值门限优化设计的AMC-HARQ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也逐渐加深,为了对国际空间站数据的传输和体系进一步管理,国际空间数据咨询委员会提出了高级在轨系统的概念。现阶段AOS技术已经成为卫星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技术,它能够支持多种数据业务,且传输的数据量大。由于空间通信系统的信道环境较为复杂,使得数据在传输时难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在空间通信系统中进行资源优化方面的研究,以提高AOS通信系统的吞吐量。
目前,在提高系统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方面,相关人员对已有的自适应通信方案进行了很多研究。如自适应调制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进行联合优化的无差错传输方案,以提高链路的吞吐量;基于实时信道状态信息估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速率自适应算法,以提升系统的吞吐率性能;基于HARQ的联合优化自适应传输方案,提出AMC固定阈值门限优化的方法,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多维阈值门限动态切换算法,根据重传次数来选择不同的阈值方案,以提高系统的吞吐量。上述研究大多都没有考虑系统的QoS要求,导致数据的传输效率不高。再者,采用的是固定阈值算法,导致系统过于依赖阈值划分的准确度,且阈值门限算法是在理想信道条件下计算的,不能适应实际的时变信道。
发明内容
考虑到AOS空间通信系统信道时变衰落,突发错误多的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门限优化设计的AMC(自适应调制编码)-HARQ(自动重传请求)方法,该方法设定不同重传次数下的AMC阈值,通过实时误帧率对阈值进行优化,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最终达到提升系统吞吐量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动态阈值门限优化设计的AMC-HARQ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第1次传输数据时,根据最大重传次数设置各个重传次数对应的AMC阈值,通过实时误帧率的变化动态调整阈值门限,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
第2次以后传输数据时,对所述AMC阈值区间进行优化,从提升吞吐量出发,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根据混合自动重传的增益,设定不同重传次数下的阈值门限。
进一步的,根据最大重传次数设置各个重传次数对应的AMC阈值,通过实时误帧率的变化动态调整阈值门限,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具体实现方式为:
发送端对信源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然后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接收端对数据进行解调、译码和检错,采用HARQ-III型重传方式,当正确接收数据时,反馈ACK数据帧,同时更新误帧率,调整AMC阈值门限;当数据出错时,先进行纠错,如果纠错失败,缓存出错数据,反馈NACK请求重传,并根据当前重传次数选择对应的AMC阈值,同时更新实时误帧率,根据所述实时误帧率的变化动态调整阈值门限,选择最优的编码调制方式传输数据。
进一步的,对于重传数据,如果传输出错,则与缓存数据进行合并译码,直至正确接收数据或达到最大重传次数。为了结合HARQ-III型重传方式,假设在数据帧重传过程中帧长保持不变。
进一步的,假设无线信道在数据帧传输过程中保持恒定状态,信道状态不随着数据帧而变化;因此,采用信道模型来描述通信系统的信噪比,接收信噪比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未经大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