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繁育中华沙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403.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7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富金沙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7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57800 云南省昭通***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繁育 华沙 方法 | ||
一种人工繁育中华沙鳅的方法,采用繁育池进行中华沙鳅的繁育,池中形成动态流水,控制水质透明度在20~30cm,并保持水体溶解氧在8mg/升以上,水温在23~26℃,pH值中性;选择品质纯正、无病、体色正常的中华沙鳅成熟雌性亲本和成熟雄性亲本,进行人工催产、人工受精和人工孵化,将孵化的中华沙鳅苗按照4500~5000尾/100㎡的水花投放密度投入繁育池中进行繁育和养殖,繁育养殖周期为4‑5个月。本发明根据中华沙鳅的生物学习性及生理生化反应特征,筛选合适的环境条件及孵化、繁育和养殖设施,在合适的水质条件下,通过繁育池模拟产卵环境,成功实现了中华沙鳅的人工孵化和人工饲养,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进而保护野生种群不被滥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鳅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野生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域较多的国家,淡水养殖产量不断攀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大量动物蛋白源。
中华沙鳅属于长江回游鱼类,长期以来,养殖者均未能攻克野生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技术难题。但中华沙鳅经济价值极高,在长江禁渔的大环境下,仍有人偷捕,对生态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野生中华沙鳅的人工繁育技术难题,提供一种人工繁育中华沙鳅的方法。
一种人工繁育中华沙鳅的方法,采用繁育池进行中华沙鳅的繁育,具体方法如下:
(1)构建繁育池:采用面积100㎡-200㎡、水深50cm的繁育池,在繁育池内不同高度位置沿池壁设置2-3层循环进水管道,在池中形成动态流水,流速0.3-0.5m/s以上;
(2)控制水质:采用淡水,池水透明度控制在20~30cm,并保持水体溶解氧在8mg/升以上,水温在23~26℃,pH值中性;
(3)亲本选择:选择品质纯正、无病、体色正常的中华沙鳅成熟雌性亲本和成熟雄性亲本;
(3)人工催产:给中华沙鳅雌性亲本和雄性亲本分别注射催产激素,雌性亲本注射二次,两次注射时间间隔12~24h;雄性亲本注射一次,效应时间12~24h;
(4)人工受精:将达到效应时间的雌性亲本体表擦干,轻压腹部,使卵流入干燥容器内;将雄性亲本体表擦干,剪开腹部,将腹部近生殖孔两侧的乳白色树叉状精巢取下,置于干燥容器中,用剪刀剪开呈糊状,同时用质量浓度7‰的生理盐水将剪成糊状的精巢与卵子混合并使精巢与卵子充分混合接触,使卵子受精;
(5)人工孵化:将布卵网片平铺在布卵容器中,并加入8cm深的清水,用滴管将受精卵均匀滴布在网片上进行孵化,孵化温度为25℃~27℃,同时向布卵容器内持续充氧,充氧48~72h后,受精卵开始从布卵网片上脱膜,并沉到容器底进行孵化;滴布在网片上的卵不能堆叠;
(6)繁育:将孵化的中华沙鳅苗按照4500~5000尾/100㎡的水花投放密度投入繁育池中进行繁育和养殖;投放之前,在繁育池浸泡和吊袋药物,防治病害;中华沙鳅苗采用质量浓度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后投入繁育池;繁育养殖周期为4-5个月;
(7)饲料选择与投喂:中华沙鳅苗养殖以人工饲料为主,配合部分干制浮游动物;人工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控制在40%~42%,全天投饲量控制在鱼体重的3%,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6时各投喂一次,上午投喂一天投饲量的1/3,下午投喂余下的2/3。
进一步地,所述催产激素采用LRH或者HCG。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4)的人工受精,卵子与精巢的质量比为1.5:1。
进一步地,在上述步骤(6)的繁育期间,要调节繁育池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每7~15天加注新水一次;水质过肥时,先排出部分老水,再加入新水,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0~40cm,,每月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富金沙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水富金沙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4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