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4062.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恩义;黄永健;崔建军;陈心怡;黄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52409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马尾藻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的方法,属于海洋牧场海藻底播技术领域。一种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的方法,用有性繁殖方式进行马尾藻育苗获得带马尾藻幼孢子体的苗绳;将所述苗绳移植至低潮带海区,用速凝水泥将所述苗绳的两端固定于退潮时露出的天然礁石上。本发明采用人工可控苗源,使用速凝水泥直接粘附苗绳于低潮带礁石的方法,简单、灵活、可大规模的使增移殖幼苗存活,并最终形成马尾藻藻场,有助于马尾藻资源的保护利用,并促进海洋牧场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牧场海藻底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作为一类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是海藻所蕴含的生态价值未得到充分认识,海藻资源价格没有体现其生态价值,导致开发利用和保护不当,自然资源衰退,局部海域养殖资源萎缩。马尾藻为褐藻门,圆子纲,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海藻;马尾藻藻丛构建可形成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育苗场和庇护所,为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此外,马尾藻也可以起到净化水质,吸附重金属的作用;其提取的褐藻淀粉、褐藻胶、甘露醇、海藻多糖/多酚等具有医用和工业价值,其藻体本身也被人们用作食用或农肥。因此,构建自然藻丛对恢复或扩大自然海区的海藻存有量以及种质保存等既具有重大的生态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海藻藻丛构建是目前海藻应用于生态修复的研究热点与难点,在藻丛构建过程中面临各种问题。按照传统的实施思路,例如将海带等大型藻类播种到海底有两个途径:其一是通过海带的孢子释放,其二是通过海带苗种的二次附着。而这两种方法都难以实现,海带等大型藻类的孢子个体微小,即使附着到海底也易被浮泥覆盖,因接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无法继续生长。而苗种附着的方法也难以实现,因为海带苗种实现二次附着需要一周以上的时间,因海流等环境原因,海底的幼苗难以稳定地固定在特定地点,所以难以实现二次附着。马尾藻同样面临类似问题。因此,如何简单快捷、灵活、大规模地实现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是技术的关键。
已有底播方法,毕远新等(2015年)采用通过潜水作业的方式潜入海底清除海底岩礁基质上的附着生物及沉积物,然后将马尾藻幼孢子体浓缩粘液涂抹在岩礁基质的表面上的方法进行底播,此法需要潜水及复杂的马尾藻孢子体浓缩液制作。张鹏等(2015年)采用岩礁上开孔后将所述硬质附着基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所述开孔上,速冻水泥浇筑于所述膨胀螺丝上的方法进行藻丛构建,此方法需要在岩礁上开孔,较为麻烦。谢恩义等(2016年)采用附苗砖块镶嵌的方法,把马尾藻与砖块镶嵌于礁石上,但此方法成本大,且砖块较重不方便运输,堆叠可能会导致苗被压坏,难以实现大规模藻丛构建;同样张才学等(2013年)早前使用类似的方法,用人工混凝土薄砖块为附着基或直接以速凝水泥混合沙浆把剪掉枝叶的假根幼苗固定于原生态自然礁石上进行马尾藻藻丛构建,此方法同样较难规模化且水泥覆盖假根后可能对其存活有很大的影响。黄洪辉等(2016年)采用网袋附着马尾藻苗后,装入石块让其二次附着在石块上,然后投于海岸;韩婷婷等(2019年)则采用苗绳捆绑带牡蛎壳的石块后投入海岸的方法,但是此类方法需搬运石块较繁琐,且石块上的牡蛎壳容易伤手。韩婷婷等(2020年)采用在潮间带岩石上采集假根附着在贝壳上的形态完整的马尾藻幼苗,然后选取石块,将马尾藻幼苗附着的贝壳用粘黏剂固定于石块表面,制得藻礁,最后在大潮期退潮时,将藻礁置于抛石岸线的中低潮带并使所述藻礁固定于抛石间,此法限制因素在于天然海区长在马尾藻贝壳的情况可能不多,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底播马尾藻,且藻礁搬运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尾藻底构建播藻丛的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灵活、便利,成活率高可大规模操作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藻底播构建藻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有性繁殖方式进行马尾藻育苗,获得带马尾藻幼苗的苗绳;
2)将步骤1)中所述附着有马尾藻幼苗的苗绳移植至低潮带海区,用速凝水泥将所述苗绳的两端固定于退潮时露出的天然礁石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4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生菌发酵饮品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ABS树脂粒子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