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湿涂料用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2499.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飞;焦小蒙;张桥;杜飞鹏;郭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12/08 | 分类号: | C08F212/08;C08F220/06;C08F220/14;C08F220/18;C08F220/20;C08F2/26;C08F2/30;C08F2/44;C08K7/26;C09D1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涂料 硅藻土 改性 乳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湿涂料用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硅藻土悬浮液;2)制备单体混合液;3)制备种子乳液;4)往种子乳液中滴加剩余单体混合液,1.5‑2.5h滴完,85‑90℃保温0.5‑1.5h,降温至50‑65℃,加入0.1‑0.25重量份的消除剂,保温0.5‑1.5h,加入0.1‑1.0重量份的中和剂,调节pH为6‑8,得到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本发明采用原位掺杂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乳化剂的复配、单体比例的调节,加料顺序优化等工艺提高乳液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复合物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湿涂料用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室内安全性和舒适性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而室内相对湿度是影响人体健康和舒适度的重要指标。据研究,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在40%-60%的范围内,对人体健康最有利,而且舒适感较好。当室内相对湿度过低时(30%),人体会出现皮肤干裂,嗓子干哑,眼睛干涩等不良反应;湿度过大时(70%),人体会感到呼吸不舒服,甚至出现过敏反应。
通常,控制室内湿度的方法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前者是指利用空调调节室内的湿度,然而,利用空调主动调湿的方法存在耗能大及引发“室内空调综合症”等问题;后者是采用具有自动吸放湿特性的“调湿材料”来调节湿度,不需要借助任何人工能源和机械设备,依靠材料自身的吸放湿性能,感应所调空间空气温湿度的变化,从而自动调节空气相对湿度。对于居室来说,采用调温涂料粉刷墙体,是一种最快捷、最方便的调湿方式因此,设计开发具有吸/放湿特性的调湿涂料对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舒适性、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调湿涂料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1)当湿度低时,其本身不具有调湿能力,必须配合加湿器来发挥作用;(2)对于湿度很大地区,尤其在梅雨季节,传统调湿涂料会很快达到饱和吸水状态,因其长期过于潮湿而容易发生脱落:(3)涂膜耐水性较差,遇水后会起泡、脱落,影响其美观和性能;(4)传统调湿涂料对水的响应性低,发挥作用时间短,调湿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湿涂料用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所述的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具有单体残留低、吸湿/放湿性能良好及乳液稳定的特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调湿涂料用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硅藻土悬浮液:取0-5(不包括0)重量份的硅藻土、0.6-1.2重量份的乳化剂、0.4-1.0重量份的缓冲剂和45-70重量份的水,机械搅拌0.5-1h,得到硅藻土悬浮液;
2)制备单体混合液:取18-36重量份的苯乙烯、6-12重量份的丙烯酸酯类单体、1.5-3重量份的丙烯酸类单体、0.1-0.8重量份的链转移剂,超声分散0.25-0.5h,得到单体混合液;
3)制备种子乳液:往步骤1)中的硅藻土悬浮液中加入1/4-1/10的步骤2)的单体混合液,机械搅拌0.25-0.5h,加热升温至70-85℃,再加入0.2-0.5重量份的引发剂,待体系出现淡蓝色时,保温0.25-0.75h,得到种子乳液;
4)往种子乳液中滴加剩余单体混合液,1.5-2.5h滴完,85-90℃保温0.5-1.5h,降温至50-65℃,加入0.1-0.25重量份的消除剂,保温0.5-1.5h,加入0.1-1.0重量份的中和剂,调节pH为6-8,得到硅藻土改性苯丙乳液。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原位掺杂与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乳化剂的复配、单体比例的调节,加料顺序优化等工艺提高乳液的性能。
具体的,步骤1)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