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驻车车身升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2410.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60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钱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雄狮汽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12 | 分类号: | B60S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玉霞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车 升降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驻车车身升降方法及装置,车辆的每个轮胎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升降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检测车辆的驻车模式;若驻车模式为更换轮胎模式,且驻车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更换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车辆的车身提高至轮胎更换位置;若驻车模式为脱困模式,且驻车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待脱困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车身提高至轮胎脱困位置;若驻车模式为四轮支撑模式,且驻车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则控制每个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车身提高至驻车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车身升起操作较为繁琐,且一旦工具遗失,无法实现车身的升起操作,具有较大限制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智能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驻车车身升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车辆长时间停放,一旦长时间不将车身升起,使得轮胎长时间处于一个受压姿势,容易造成轮胎变形,或者造成轮胎损耗,大大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
相关技术中,在车身需要升起时,如车辆的车身陷入或者卡住,又或者车辆需要更换轮胎时,往往需要利用工具如千斤顶升起车身。然而,此操作较为繁琐,且一旦工具遗失,无法实现车身的升起操作,具有较大限制性,亟待改进。
申请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驻车车身升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相关技术中需要利用工具升起车身,操作较为繁琐,且一旦工具遗失,无法实现车身的升起操作,具有较大限制性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驻车车身升降方法,车辆的每个轮胎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升降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车辆的驻车模式;若所述驻车模式为更换轮胎模式,且驻车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更换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辆的车身提高至轮胎更换位置;若所述驻车模式为脱困模式,且所述驻车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待脱困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身提高至轮胎脱困位置;若所述驻车模式为四轮支撑模式,且所述驻车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则控制每个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身提高至驻车位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控制所述每个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之前,还包括: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驻车制动模式;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驻车制动模式,则判定所述车辆启动驻车制动功能。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车辆的驻车模式,包括:接收用户的模式选择指令;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控制所述车辆进入所述驻车模式的同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识别所述驻车模式为所述更换轮胎模式、所述脱困模式或者所述四轮支撑模式。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柱时,还包括:
根据所述轮胎更换位置、所述轮胎脱困位置或者所述驻车位置生成制动总泵的制动值;根据所述制动值控制所述制动总泵制动,以使所示至少一个轮胎处的升降装置释放油液。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所述车辆的驻车模式之前,还包括:采集所述车辆的实际车速;判断所述实际车速是否满足所述驻车模式,以在满足所述驻车模式时进行车身升降控制。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驻车车身升降装置,车辆的每个轮胎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升降装置,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车辆的驻车模式;第一升降模块,用于若所述驻车模式为更换轮胎模式,且驻车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更换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辆的车身提高至轮胎更换位置;第二升降模块,用于若所述驻车模式为脱困模式,且所述驻车时长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控制对应待脱困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身提高至轮胎脱困位置;第三升降模块,用于若所述驻车模式为四轮支撑模式,且所述驻车时长大于第三预设时长,则控制每个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将所述车身提高至驻车位置。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在控制所述每个轮胎的升降装置启动之前,检测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驻车制动模式,若所述车辆处于所述驻车制动模式,则判定所述车辆启动驻车制动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雄狮汽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雄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雄狮汽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