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充绒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696.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9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严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8G7/06 | 分类号: | B68G7/06 |
代理公司: | 无锡万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3 | 代理人: | 王传林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充绒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充绒机,包括上储绒箱和下储绒箱,上储绒箱通过进料口与上绒电机相连,上储绒箱内设有搅拌装置,上储绒箱的底部设有下绒门板,下绒门板受电磁阀控制开启和关闭,开启后上储绒箱内的羽绒自动落入下储绒箱中;下储绒箱四周设有磁铁;称重箱内设有四棱台结构的称重容器,称重容器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称重容器上部设有进绒口,下部设有出口,进绒口与下储绒箱通过进绒管道相连通,出口与箱体上的出绒口通过出绒管道相连通,进绒管道上设有进绒电磁阀,出绒管道上设有出绒电磁阀。本发明能够将储绒、除杂、搅拌、称重集成于一体,提高羽绒称重精度,同时采用四棱台结构的称重容器,能够有效减少羽绒堆积,提高出绒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绒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充绒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羽绒制品需求大幅增加,对其生产质量与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生产加工中由于人工称绒及充绒有较大误差、生产效率低下以及生产现场环境差等缺点,开发设计智能充绒机是现代羽绒制品生产的必然趋势,智能充绒机的出现可有效的改善传统人工生产的缺点,也是适应现代企业自动化生产的发展需求。
国外,1911年JOHNR.SHELDON发明了棉被填充机,是最早与充绒相关的设备,其通过鼓风机产生鼓风,通过合适的喷嘴,将羽毛从盛绒容器充入需填充的棉被与枕头中。1970年,NathanA.Eisner,Lawrence,NY发明了灌装机,引入分离羽毛形状装置,将羽绒分离,输送到测量站后,填充机按设定比例进绒至填充物。
国内,最初是中国计量院采用自动控制技术,进行羽绒定量称重,自由设定规格,充绒动力源采用气动装置。类似控制方式包括祝迎春、叶刚等发明的羽绒被充绒装置也实现了填充重量的自动控制。由曾惠玲等研发的定量充绒机采用直立式结构,应用非接触式的离心力搅拌方式实现羽绒分离,确保了羽绒无损与稳定输绒。目前市场上充绒机大部分采用PLC控制器,实现羽绒填充格数与重量的设定,连续充绒,达到较高充绒效率。
但是现有的充绒设备中,储绒箱与称重箱分体设计,不仅占地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而且称重箱内部的称重容器大都采用圆形漏斗的形状,圆形漏斗在拐角处容易堆积羽绒,且因为内壁为圆形,没有减速装置,羽绒输送至圆形漏斗中静置时间过长。因为圆形特别容易形成漩涡,使整个称重容器中的羽绒飘起来,羽绒本来就轻,这样对称重过程的精度就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圆形漏斗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使羽绒静置,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充绒机,能够将储绒、除杂、搅拌、称重集成于一体,提高羽绒称重精度,同时采用四棱台结构的称重容器,能够有效减少羽绒堆积,提高出绒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充绒机,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触摸屏,箱体内设有储绒箱、搅拌装置、称重箱、气动装置和控制箱;所述储绒箱包括上下相连的上储绒箱和下储绒箱,上储绒箱与箱体上的进料口相连通,上储绒箱内设有用于防止羽绒堆积的搅拌装置,上储绒箱的底部设有下绒门板,下绒门板受电磁阀控制开启和关闭,下绒门板开启后上储绒箱内的羽绒自动落入下储绒箱中;下储绒箱四周设有用于吸附羽绒中杂质的磁铁;所述称重箱内设有四棱台结构的称重容器,称重容器底部设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容器分为依次相连的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分,上部设有进绒口,进绒口与下储绒箱通过进绒管道相连通,下部设有出口,出口与箱体上的出绒口通过出绒管道相连通;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源装置和执行元件,所述气源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为充绒机进绒和出绒提供动力;所述执行元件包括设置在进绒管道上的进绒电磁阀,设置在出绒管道上的出绒电磁阀,以及与进料口相连的用于将羽绒充入上储绒箱的上绒电机;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PLC控制器和称重模块,PLC控制器与触摸屏、搅拌装置、电磁阀和气动装置电连接,称重模块接收称重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并发送给PLC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堇青石瓷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