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664.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峰;冉旭;吴清;刘昌文;冷贵君;喻娜;陈宏霞;蔡容;程坤;习蒙蒙;陆雅哲;杨帆;鲜麟;方红宇;吴鹏;初晓;周科;张舒;杨韵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8 | 分类号: | G21C15/18;G21C1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避免 压力容器 上封头产汽 自然 循环 冷却 方法 | ||
1.一种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启动控制棒驱动机构风冷系统的冷却风机冷却压力容器上封头;
主系统硼化至冷停堆硼浓度;
主系统降温;
检查热段温度是否小于284℃,若否,则主系统降温;若是,则
主系统第一次降压;
维持主系统温度压力稳定;
主系统第二次降压;
主系统降温降压;
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
冷却主系统死区;
检查主系统温度是否小于90℃,若是,则主系统完全卸压,若否,则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主泵;若主泵无法正常启动或无法正常工作,则回到启动控制棒驱动机构风冷系统的冷却风机冷却压力容器上封头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系统降温,包括:主系统的降温速率小于14℃/h;维持稳压器水位为零负荷水位;维持主系统温度压力在自然循环压力-温度图限值内;维持蒸汽发生器水位为34%-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系统第一次降压,包括:利用辅助喷淋或安全阀将主系统降压至13.56MPa 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维持主系统温度压力稳定,包括:维持主系统的主系统压力为13.56MPa a,主系统的降温速率为小于14℃/h;维持稳压器水位为零负荷水位;维持主系统温度压力在自然循环压力-温度图限值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系统第二次降压,包括:主系统降压至7MPa a。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系统降压至7MPa a,包括:维持堆芯出口过冷度大于20℃;维持冷段降温速率小于14℃/h;采用喷雾或安全阀降低稳压器压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系统降温降压,包括:主系统冷段降温速率小于14℃/h;主系统温度和压力在降温降压曲线限值之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系统冷却至冷停堆,包括:利用余排系统冷却反应堆主系统至冷停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核电厂避免压力容器上封头产汽的自然循环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主系统死区,包括:用控制棒驱动机构冷却风机冷却压力容器上封头,通过蒸汽排放冷却蒸汽发生器U型管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6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