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480.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8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呼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8/20;A01G18/30;A01G18/40;A01G18/50;A01G18/69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陈明星 |
地址: | 716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栽培 过程 中链孢霉 防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择菌种;步骤2:优化培养基;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采用上述防治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平菇链孢霉污染,大大地提高平菇生产的收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平菇,是延安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近年来,随着延安“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进展和棉籽壳价格的急剧上涨,平菇栽培主料由过去木屑、棉籽壳为主改变为玉米芯为主料的状况。由于大量使用含糖量较高的玉米芯,导致本地平菇栽培,特别是平菇晚春和夏季栽培链孢霉污染越来越严重,链孢霉已经和绿色木霉并列为本地平菇生产危害最大的竞争性杂菌。
链孢霉菌丝在4~44℃均能生长,25~36℃条件下生长远快于同温度条件下的平菇菌丝,链孢霉污染时,培养料会升温发热,对平菇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杀伤作用,在31~40℃的高温高湿条件下,1天内即可侵染整个菌袋,甚至3~5天可以侵染整个发菌菇棚的菌袋,造成发菌菌棒“全军覆没”,而且会殃及附近的发菌菇棚,还会造成发菌菇棚链孢霉基数急剧升高,影响下一季平菇菌棒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菇栽培过程中链孢霉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择菌种;
步骤2:优化培养基;
步骤3:培养基装袋后,对菌袋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4:菌袋降温彻底冷却后接种;
步骤5:接种时严格无菌操作、减少二次污染;
步骤6:发菌菇棚内环境管理。
优选的,在步骤1中,选用纯度高、菌丝体浓白、菌种结实、菌袋没有积水、菌龄50天内,常温存放不超过20天,菌种袋壁出现少量米粒大菇蕾的三级种,并增大接种量。
优选的,在步骤1中,在步骤2中,所述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25%~60%、木屑24%~59%、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0%~1%、熟石灰2%~3%,装袋前的pH值为7.0~8.0。
优选的,所述的培养基按照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得:玉米芯42%、木屑42%、麦麸和米糠混合物12%、过磷酸钙1%、石膏1%、熟石灰2%,装袋前的pH值为7.0~7.5。
优选的,在步骤4中,菌袋冷却48h后,在低于22℃温度下进行接种,温度超过27℃时,则在低于27℃的清晨接种。
优选的,在步骤5中,接种前3h对接种室进行消毒处理,挑选好的菌种在接种室消毒之前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菌种袋表面进行药浴消毒;接种时将菌种袋套环拔掉,用灼烧后的接种铲将料上表面0.5cm的菌种刨掉弃之不用;接种中发现菌种被污染,则立即将污染菌种袋口拧紧移出接种室外;每接完一袋菌种后,接种铲重新在火焰上灼烧一次,接种铲上接触菌种的部位灼烧时间≥20s后,冷却一段时间,防止接种铲过热烫死菌种,每次接种完毕后均应清理垃圾及料屑残渣。
优选的,所述接种铲包括杆体、以及连接在杆体两端的第一铲体和第二铲体,所述第一铲体的端部经过两次相对弯折后形成铲面,并在铲面的两侧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沿着铲面远端的铲刃处向杆体方向延伸形成斜薄片结构,所述第二铲体的远端处向内弯折形成接种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4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