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平台充电方法、终端以及存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121.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9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5 | 分类号: | B60L53/65;B60L53/66;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曾令军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台 充电 方法 终端 以及 存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平台充电方法、终端以及存储装置,该方法包括:S101:充电设备接收输入的充电指令,根据充电指令显示信息识别码,信息识别码存储有充电设备的网络连接端口编码以及充电设备对应的运营商ID,包括一级运营商识别码、二级运营商识别码;S102: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与用户终端连接,其中,用户终端扫描与用户终端匹配信息识别码以获取网络连接端口编码、运营商ID,根据网络连接端口编码、运营商ID发送连接指令;S103:根据用户终端输入的指令进行充电。本发明避免了需要下载充电桩对应的应用程序的问题,简化了操作步骤,满足了用户的充电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充电桩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平台充电方法、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环境的变化和节能减排的呼声越来越高,绿色能源的开发成了当今社会的发展主题,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电动汽车是一种清洁、低碳型绿色车辆,主要采用动力蓄电池作为主要电源。现有的动力蓄电池容量有限,市场上使用的电动汽车一次充电后的续驶里程有限,在电池电量消耗完之前,需要对其充电。
然而,目前,充电桩的运营商呈多样化的趋势,每个充电桩的运营商都有自己的充电平台,由于充电桩使用的充电平台,用户在不同的充电桩上进行充电时,则需要下载该充电桩所对应的充电平台的APP应用程序,并在下载的APP应用程序上进行注册,导致用户需要下载安装过多的APP应用程序,操作非常麻烦,不利于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充电的要求,用户体验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跨平台充电方法、终端以及存储装置,接收用户的充电指令后,显示对应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连接端口编码,通过该网络连接端口编码与用户终端连接,并在连接后根据用户终端的指令进行充电,避免了需要下载充电桩对应的应用程序的问题,简化了操作步骤,满足了用户的充电要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跨平台充电方法,所述跨平台充电方法包括:S101:充电设备接收输入的充电指令,根据所述充电指令显示信息识别码,所述信息识别码存储有所述充电设备的网络连接端口编码以及所述充电设备对应的运营商ID,包括一级运营商识别码、二级运营商识别码;S102:根据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与用户终端连接,其中,所述用户终端扫描与所述用户终端匹配所述信息识别码以获取所述网络连接端口编码、运营商ID,根据所述网络连接端口编码、运营商ID发送连接指令;S103: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指令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设备通过按键输入、语音输入、触屏输入、触发输入中的至少一种接收输入的充电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识别码为二维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充电指令显示信息识别码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充电指令输出运营商查询信息,通过输入的运营商反馈信息确定运营商类型,显示所述运营商类型对应的运营商识别码。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与用户终端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连接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运营商,根据所述运营商对应的通讯协议与所述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的连接指令与用户终端连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用户终端传输的数据查询指令,获取所述查询指令相关的数据信息,根据所述通讯协议将所述数据信息传输给所述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指令进行充电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所述指令对应的充电操作,根据所述充电操作进行充电,并获取充电信息,将所述充电信息传输给用户终端。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指令进行充电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判断充电是否结束;若是,则获取充电数据,根据所述充电数据计算充电费用,将所述充电费用传输给用户终端,获取缴费信息,并将所述缴费信息传输给所述用户终端;若否,则继续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线束抗电磁干扰方法及抗电磁干扰车辆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