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0140.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7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冉洋;蒋文勇;高艳;朱国政;韩红东;肖思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路宁 |
地址: | 40122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催化剂 陶瓷 小球 技术 农村 污水处理 工作 系统 | ||
1.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底板(1),所述承载底板(1)顶端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2),所述过滤组件(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沉淀组件(3),所述沉淀组件(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净化组件(4);
净化组件(4),所述净化组件(4)包括净化箱体(401),所述净化箱体(40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体(402)、第二连接体(403)和第三连接体(404),所述净化箱体(40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水体(406),所述排水体(406)的一侧固定连接排污体(405),所述排水体(40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供气泵(408),所述净化箱体(4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保护外壳(409),所述保护外壳(40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催化体(410),所述保护外壳(409)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组汞灯灯管(412),所述保护外壳(409)底端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曝气管(4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蓄电池组(101),所述承载底板(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底座(102),两个所述承载底座(10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连接柱(103),两个所述支撑连接柱(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明支撑板(104),所述照明支撑板(10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1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05)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组(101)电性连接,所述照明支撑板(104)的下表面等距固定安装有多个碘钨灯,所述蓄电池组(101)通过导线与碘钨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箱体(201),所述过滤箱体(201)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进水连接嘴(202),所述过滤箱体(201)背面的底部转动安装有连接挡板(206),所述过滤箱体(2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203),所述过滤网板(2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隔断挡板(205),所述过滤箱体(201)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溢水通槽(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板(203)的底端与过滤箱体(201)内腔的底端腔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断挡板(205)的顶端一体成型有固定连接块,所述过滤网板(203)与固定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块与过滤箱体(2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3)包括沉淀箱体(301),所述沉淀箱体(3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缓冲体(302),所述缓冲体(3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卡块(303),所述缓冲体(302)的顶端开设有沉淀槽(306),所述沉淀箱体(301)正面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溢水管道(304),所述沉淀箱体(301)一侧的底部安装有排污挡板(30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体(401)背面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411),所述第一连接体(402)固定安装在净化箱体(401)侧面的一边侧,所述第三连接体(404)固定安装在净化箱体(401)的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体(403)固定安装在净化箱体(401)侧面的中部,所述第二连接体(403)设置在第一连接体(402)和第三连接体(40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催化剂陶瓷小球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的工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体(406)内部固定安装有净化体(407),所述排污体(405)的内部安装有封堵体,所述第一连接体(402)和第三连接体(404)均通过导线与汞灯灯管(412)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403)与曝气管(413)贯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未经重庆市机电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1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