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助推式自动化气化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8647.3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金泰生物气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8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邢彬 |
地址: | 242300 安徽省宣***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推 自动化 气化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助推式自动化气化炉,气化炉包括气化炉本体,所述气化炉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架,气化炉本体的炉底设有自动出料装置,气化炉本体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出碳盒,出碳盒的下方连通设有雾化室,雾化室内装有雾化用水,气化炉本体上连通设有用于净化气体的裂解箱,裂解箱的一侧连通设有二次净化气体的过滤箱,过滤箱上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气化炉本体中的燃烧的烟雾吸出,烟雾吸出的过程中依次经过裂解箱和过滤箱。本发明气化炉通过转动出碳拨爪将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碳块拨入出碳盒内,从气化炉输出的碳块温度为1000℃左右,可迅速将雾化室中的雾化用水进行雾化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对燃烧后的碳块进行扑灭,通过蒸汽扑灭方式形成的碳块表面细腻,品质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化炉,具体是一种助推式自动化气化炉。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以自然有机植物如(竹木边角料、稻壳、秸秆、麦秆、杂草、生活有机垃圾)等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有效的提高生物质的利用价值,使生物垃圾变废为宝,减少了垃圾污染。生物质气化取代煤炭,薪柴和生物质直燃,有效的解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排放,被认为是全球短期内可实现商业化的技术措施之一。生物质能源作为第四大能源资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生物质通过气化炉低温烟烧的方式进行气化,气化形成的烟雾中的掺杂有灰尘、焦油等,不仅对人体有害,还会因获得的可燃气体的纯度不够影响燃烧效率,且在生物质燃料进行燃烧完成后形成碳块,多是通过浇水或土焖的方式对燃烧后的碳块进行扑灭形成竹木碳,通过上述扑灭方式得到的竹木碳品质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推式自动化气化炉,通过自动点火装置将气化炉本体中的生物质进行点燃,在气化炉本体内的供氧不充足的情况下,炉内生物质进行低温烟烧,生成的烟雾中掺杂的灰尘、焦油等成分在经过裂解箱和过滤箱时,吸附在第一裂解管和第二裂解管上,烟雾中的水蒸气在经过第一裂解管和第二裂解管时进行凝结,焦油、灰尘等会随着凝结水流入第一箱体内,开启阀门,裂解箱中的液体通过回流管导入集液槽内进行二次气化,燃烧完成后,通过转动出碳拨爪将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碳块拨入出碳盒内,从气化炉输出的碳块温度为1000℃左右,可迅速将雾化室中的雾化用水进行雾化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对燃烧后的碳块进行扑灭,通过蒸汽扑灭方式形成的碳块表面细腻,品质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助推式自动化气化炉,气化炉包括气化炉本体,所述气化炉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架,气化炉本体的炉底设有自动出料装置,气化炉本体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出碳盒,出碳盒的下方连通设有雾化室,雾化室内装有雾化用水,气化炉本体上连通设有用于净化气体的裂解箱。
所述裂解箱的一侧连通设有二次净化气体的过滤箱,过滤箱上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将气化炉本体中的燃烧的烟雾吸出,烟雾吸出的过程中依次经过裂解箱和过滤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气化炉通过自动点火装置将气化炉本体中的生物质进行点燃,在气化炉本体内的供氧不充足的情况下,炉内生物质进行低温烟烧,生成的烟雾中掺杂的灰尘、焦油等成分在经过裂解箱和过滤箱时,吸附在第一裂解管和第二裂解管上,烟雾中的水蒸气在经过第一裂解管和第二裂解管时进行凝结,焦油、灰尘等会随着凝结水流入第一箱体内,开启阀门,裂解箱中的液体通过回流管导入集液槽内进行二次气化。
2、本发明气化炉通过转动出碳拨爪将生物质燃烧形成的碳块拨入出碳盒内,从气化炉输出的碳块温度为1000℃左右,可迅速将雾化室中的雾化用水进行雾化形成蒸汽,通过蒸汽对燃烧后的碳块进行扑灭形成竹木碳,通过蒸汽扑灭方式形成的竹木碳较为细腻,品质较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气化炉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化炉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金泰生物气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金泰生物气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8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