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7742.1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7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庞皓天;曹珍富;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同态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数据 方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生成公开参数和密钥;第二步,按照特定公式对明文m进行加密,获取密文C;第三步,通过将密钥代入特定公式中,对对密文C进行解密,得到m、mp、mq。本发明能够与其他密码学技术进行组合,构成全同态加密方案,一方面能够做到高效加密和高效运算。从密文膨胀角度考虑,理论上能够将密文膨胀控制在1.5倍以内,并且,支持加乘混合运算。通过该方式进行同态加密产出的密文可以直接用于数学运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同态加密算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
背景技术
全同态加密算法指的是具有全同态性质的加密方法。该算法产出的密文支持数学运算,基于密文运算的结果解密之后与基于明文运算的结果相同。该方案是全同态加密算法中的一部分。全同态加密起步较晚,2009年Gentry提出了一个基于理想格的全同态加密技术,该方案在理论上是十分完善的,但是方案的实现难度非常高,并且执行效率非常低,不具有实现价值。之后Brakerski在2011年提出了一个基于LWE的全同态方案,该方案不使用bootstrap技术构建了一个全同态方案,具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之后,他在2014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性能更优的全同态加密方案。但是相比较基于明文的运算效率,该方案效率依然低下。Halvei等人在2010年基于BGN密码提出了一种实用方案,其安全性基于ring-LWE问题,支持任意次数的加法和一次乘法。支持比较大的消息空间,是一种实用化的方案,但是只能计算一次乘法运算的性质仍然限制了他的实用价值。
经典的全同态加密算法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效率低下:传统的全同态加密基于格密码设计,具有大量的矩阵运算,并且是逐比特加密的。这就导致算法执行时间复杂度高,难以在实际的工程当中实用。
2.密文膨胀:全同态加密产出的密文是多个大矩阵,而输入的明文却是比特。因此,全同态加密会将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扩大数千倍。严重降低存储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支持密文下的加乘混合运算,做到高效加密和高效运算,同时可以减小密文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提高存储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数据盲化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公开参数生成:
对系统输入的安全参数λ,随机选取三个λ位的大素数p、q、s,则公开参数为T=pqs,密钥为:(p,q);
第二步,对明文m进行加密;
在加密前随机选择两个随机数r1,r2;
对明文m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加密:
C1=mp+r1NmodT;
C2=mq+r2NmodT;
则密文为:C=(C1,C2),其中,N=pq,mod为求余函数;
第三步,对密文C进行解密:
需要进行解密时,使用密钥(p,q)进行如下操作:
①:Cp=C1modp=mmodp;
②:Cq=C2modq=mmodq;
对p、q进行求逆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同态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同态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7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