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环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629.1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英子;原朋香;北野靖;濑尾广美;高桥辰义;濑尾哲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239/26 | 分类号: | C07D239/26;H01L51/54;C09K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刘多益;冯雅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环化合物 发光 元件 装置 电子设备 照明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杂环化合物。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发光元件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使用新颖的杂环化合物的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本发明涉及以下述通式(G1)表示的杂环化合物。(其中,在通式G1中,A1及A2分别独立表示氮或与氢键合的碳,A1和A2中的至少一方表示氮。此外,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8的亚芳基,B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此外,R1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以及碳原子数为6至13的芳基中的任一个。)。
本申请是国家申请号为201510263858.1的标题为“杂环化合物、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物体、方法或制造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序(process)、机器(machine)、产品(manufacture)或组合物(composition ofmatter)。尤其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显示装置、发光装置、它们的驱动方法或它们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及该杂环化合物的新颖的合成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上述杂环化合物的发光元件、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薄型轻量、高速响应性及直流低电压驱动等特征的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体的发光元件被期待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器。尤其是,认为将发光元件配置为矩阵状的显示装置与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具有视角广且可见度优异的优点。
发光元件的发光机理被认为如下:通过在一对电极之间夹着包含发光体的电致发光层(EL层)并对该一对电极之间施加电压,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和从阳极注入的空穴在EL层的发光中心重新键合而形成分子激子,当该分子激子返回到基态时释放出能量而发光。已知激发态有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并且认为无论经过上述任一种激发态都可以实现发光。
在这种发光元件中,作为EL层,主要使用有机化合物。因为它对发光元件的元件特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已对各种各样的新颖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开发(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2018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新颖的杂环化合物。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的分子结构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发光元件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发光元件的EL层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的发光元件。另外,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提供一种包括使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新颖的杂环化合物的发光元件的可靠性高的发光装置、电子设备及照明装置。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新颖的发光元件、新颖的发光装置或新颖的照明装置等。注意,这些课题的记载不妨碍其他课题的存在。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必须要实现所有上述课题。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自然得知并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中提炼上述以外的课题。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杂环骨架和芴骨架通过亚芳基键合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以下述通式(G1)表示的杂环化合物。
(其中,在通式G1中,A1及A2分别独立表示氮或与氢键合的碳,A1和A2中的至少一方表示氮。此外,Ar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6至18的亚芳基,B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芴基。此外,R1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至6的烷基以及碳原子数为6至13的芳基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是上述通式(G1)中的B为取代或未取代的2-芴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未经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6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