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6509.1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31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苗庆晓;张金山;张钊;杨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秦溪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加工 模具 | ||
1.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冲床上的上模座(1)和下模座(2);所述上模座(1)的内部设置有上加热组件(11),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设置有下加热组件(21),所述上加热组件(11)和下加热组件(21)设置有多个;包括冷却机构(4),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设置在冲床上的散热组件(41)、与上模座(1)连接的上冷却组件(42)和与下模座(2)连接的下冷却组件(43),所述上冷却组件(42)和下冷却组件(43)均通过管道与散热组件(41)连接,所述散热组件(41)内部的压力高于上冷却组件(42)和下冷却组件(43)内部的压力;所述上冷却组件(42)和下冷却组件(43)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冷却组件(42)与上模座(1)的配合方式与下冷却组件(43)与下模座(2)的配合方式相同;所述上冷却组件(42)包括多组固定连接在上模座(1)内部的吸热管道(421)、与吸热管道(421)连接的连接管(422)以及设置在连接管(422)上的泄压阀(423);所述吸热管道(421)在上模座(1)的内部弯曲布置,所述连接管(422)与散热组件(41)连接;所述散热组件(41)包括设置在冲床一侧的散热架(411)、固定连接在散热架(411)上的散热管道(412)、设置在散热管道(412)上的增压泵(413)以及固定连接在散热架(411)上的风扇(414);所述散热管道(412)盘绕在散热架(411)上,所述散热管道(412)与连接管(422)收尾连接形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组件(11)和下加热组件(21)的结构相同,所述上加热组件(11)和上模座(1)的配合方式与下加热组件(21)和下模座(2)的配合方式相同,所述上模座(1)上设置有多个安装槽(12),所述上加热组件(1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加热组件(11)包括插设在安装槽(12)内部的加热棒(111)、缠绕在加热棒(111)上的导线(112)以及固定连接在加热棒(111)上的安装座(113),所述加热棒(111)设置有多个,所述加热棒(111)均垂直于安装座(113),所述安装座(113)可拆卸连接在安装槽(12)的槽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均固定连接有隔热板(3),所述上加热组件(11)和下加热组件(21)均设置在隔热板(3)远离冲床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料槽(22),所述排料槽(22)的一端伸出下模座(2),所述排料槽(22)位于下模座(2)内部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钣金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热组件(21)和下冷却组件(43)均避开排料槽(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千缘汽车车身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5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种车舱体多功能接口窗
- 下一篇:商用车仪表板驾驶员膝部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