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317.0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6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谢海明;林浩健;杨涛;陶建忠;马相雪;戴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 |
代理公司: | 无锡承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73 | 代理人: | 张亮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车 处理 传感器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自动检测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是否插错或漏插的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还设有背板,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过支架连接的柴油车后处理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于背板上设有的工况电脑、位于工况电脑一侧设有与工况电脑电连接的采集控制器、与工况电脑通过电连接的扫码枪,所述采集控制器上设有与柴油车后处理器连接的信号连接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排放标准已经到国六阶段了。国六标准的后处理主要由DOC(氧化催化转换器)、DPF(颗粒捕集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转化器)组成,需要对氮氧、颗粒物、压力、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以前靠人工目测传感器和主电缆有没插错和漏查,只能用万用表检测通断,并且没法自动将检测结果和产品编码存到系统中,需要手工输入,导致检测效率底下,而且容易出错。
目前,公开号为CN2069177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组合式后处理器减排性能测试系统,它包括包括至少两路并联分流设置的排气管路,每路排气管路首端均分别通过手动蝶阀连接柴油机排气管,每一路排气管路中的手动蝶阀后端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多个后处理器,首端后处理进气端、末端后处理器出气端以及相邻两个后处理器之间分别设有一个排气采样孔,所述的排气采样孔分别通过一路独立的排气采样管道连接至气体检测装置,排气采样管道连接有用于在某一时刻将唯一一路排气采样管道连通气体检测装置的排气采样控制单元。
这种柴油机组合式后处理器减排性能测试系统虽然能够实现多套方案同时测试,同时只需一个气体检测装置实现多个排气采样孔处的气体检测,实验效率高,实现减排性能的严格分析,但是往往并且没法自动将检测结果和产品编码存到系统中,无法自动检测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是否插错或漏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其具有能自动检测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是否插错或漏插,检测结果显示出来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柴油车后处理传感器检测系统,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一侧还设有背板,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通过支架连接的柴油车后处理器,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位于背板上设有的工况电脑、位于工况电脑一侧设有与工况电脑电连接的采集控制器、与工况电脑通过电连接的扫码枪,所述采集控制器上设有与柴油车后处理器连接的信号连接线。
进一步设置:所述柴油车后处理器包括处理器本体、位于处理器本体上设有与信号连接线连接的产品信号接口、位于处理器本体设有的若干传感器及位于处理器本体顶端设有的进气口。
进一步设置:所述检测装置一侧还设有与进气口匹配的热风插头。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气口一侧还设有产品条形码。
进一步设置:所述处理器本体一端上还连接有产品电缆。
进一步设置:所述采集控制器上还连接有控制器喇叭。
进一步设置:所述采集控制器上还设有显示灯。
进一步设置:所述采集控制器上还设有开关按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个能检测传感器和电缆插头漏插、插错,并且初步分析传感器参数是否合格,通过扫码枪读取产品编码,将检测的参数和二维码保存到数据库中,做到可追溯。如果产品不合格将发出声光报警。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集控制器用程序控制,自动检测各传感器数值,并自动判断检测结果,控制器上有声光报警,有质量问题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威孚力达催化净化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3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